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1948年出生于英国,毕业于牛津大学。 他是历史学家、纪录片制片人、主持人、作家等身份。 他目前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公共历史教授。 皇家艺术学会院士。

伍德是多本畅销书的作者,包括《寻找黑暗时代》(1981)、《寻找莎士比亚》(2007)、《英格兰故事》(The Story of England, 2010)等。 120多部纪录片,包括《遗产:文明的起源》(1991)、《追随亚历山大大帝的足迹》(1998)、《印度的故事》(The Story of India,2007)等。2016年,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国的故事》(The Story of China),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公共电视网联合制作,伍德编剧并主持; 由英国广播公司主办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上映。

近日,英国历史学家、作家迈克尔·伍德的新书《中国的故事》在英国和美国出版。 全书用宏大的历史叙事,讲述了从古至今的中华文明史,同时着重描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 可谓宏观历史与微观历史的结合。

2016年,伍德制作的纪录片《中国故事》在全球播出,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今年年初,伍德自编自导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一经播出便引起轰动,让西方观众感受到了这位“中国诗圣”及其作品的魅力。 他关于杜甫的新书《追杜甫的足迹》将于明年出版。

事实上,早在学生时代,伍德就对杜甫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文明的精神特征在其诗歌和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伍德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与中国为友数十年

《中国社会科学报》:为什么要拍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出一本新书?

伍德:我对中国的迷恋始于我在曼彻斯特读书的时候。 那时,我“邂逅”了AC Graham(1919-1991)编译的《晚唐诗》(1965),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了解了通向世界的窗口,而这我从未梦想过的新世界。 后来我在牛津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室友是汉学家,经常借给我好书。 我的灵感来自阅读亚瑟·韦利(Arthur Waley,1888-1966 年)翻译的《诗经》等书籍。 这段经历让我大开眼界。

研究生毕业后,我开始在电视台工作。 我第一次去中国是在八十年代初期,我在八十年代末开始在中国拍戏。

我的妻子丽贝卡和我都在 MayaVision International 工作。 从那时起,我们制作了许多历史、文化和政治纪录片,并在世界各地传播,其中一些覆盖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拍过的历史片中有2007年的《印度的故事》,后来大家都说:你也拍一部中国片吧! 因此,《中国故事》酝酿了一段时间。

我们制作了许多历史纪录片和文化纪录片,包括一部关于莎士比亚生平的四部曲、一部关于伟大的罗马诗人奥维德(公元前 43-17 年)的电影,以及其他关于早期英国文化的视频。 所以,关于诗歌和文学的电影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在制作《中国故事》时,我们加入了很多文化元素来讲述中国著名作家和诗人的故事。 我一直觉得,文明的精神品质在诗歌和文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旅行家和纪录片主持人,我在中国的旅行跨越了四十年。 2016年我制作了纪录片《中国的故事》在全球播出,然后在2018年我制作了一个系列——《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5集),纪念邓小平40周年。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最近,在 2019 年秋天,我回到中国拍摄了一部关于中国最伟大诗人杜甫的纪录片。 它给了我又一次反思和反省中国文化及其经久不衰的理想的机会。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的新书《中国故事》与2016年的同名纪录片有哪些异同?

伍德:电影和书籍的功能非常不同。 一本600多页的书,能呈现的东西远比电影多。 在一本书中,可以通过比电影更丰富的背景论证和细微差别来扩展材料。 在书中,你也可以在主题上更加努力。 对于一些人物故事,如李清照(1084-1155)、曹雪芹(约)、何震(1886—?)等,电影只能是粗浅的描写,书中可以有更详细的描写。

书中还介绍了近年来的一些新发现,如秦汉法律文书、秦兵征伐时期的书信、丝绸之路上驿站、望楼的汉代书信等。 人们的声音构成了本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报》:鉴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您如何选择纪录片和书籍的素材?

伍德:所有的历史写作都是一种选择:做出选择的艺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提供了流畅而有意义的叙述。 电影尤其如此——电影是极度压缩的叙事。

考虑到中国历史的浩瀚,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这本书将有 600 页左右——事实上,杜甫一个人就可以写那么长。 由于本书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入门读物,旨在提供一种叙事方式,使普通西方读者能够对浩瀚的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了解贯穿中国历史的重大主题、中国历史的连续性,以及乱世。 《中国故事》具有不可思议的戏剧创意和人性。 有的读者可能对中国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我想通过这种方式给他们讲讲中国的历史故事。

另外,在选材上可以遵循个人的兴趣爱好。 例如,我有意识地收录了一些伟大女性的故事。 最近有关于慈禧太后的书和关于武则天的视频,我更关注那些名气不大但作品传世的女性,比如李清照、郑允端、方惟一、张学诚( 1738-1801)前面提到的人物传记中的女性有秋瑾(1875-1907)、何震等晚清女权主义者。 我对他们的女权主义宣言很感兴趣。

中国核心价值观续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刚才提到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您认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力量是什么?

木:简而言之,就是孔子在《论语》中关于“温柔”的名言。 这种观念风雨无阻一直伴随着国人,哪怕有像汉末唐末这样的乱世。

尽管文化和语言多种多样,但我们认为,汉文化和文明,尤其是包含中国价值观的文字和核心文本,是基石。

回头看王仁玉(880-956)对五朝乱世的思索(我也曾涉足此书),或南宋陆游(1125-1210)对国家分裂的感叹,我们可以发现,上述核心思想在中国自古就有。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西方曾经很推崇中国文化,但是18世纪以后,中国被西方赶上了。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伍德:说来话长,关于它的文章很多。 简而言之,从历史上看,这是一场“完美风暴”:大西洋沿岸侵略性海上小国的崛起,重商主义和个人主义。 然后是欧洲对新世界的征服,掠夺其人民及其资源; 然后是煤炭驱动的工业革命,使他们超越了中国的领先地位。

另外,我要补充一点,欧洲内部的军备竞赛——在 17 和 18 世纪,战争不断——意味着西方在军事技术上超过了中国。 直到那时,清朝统治者还没有真正的动力去发展军事和海军战舰技术,因为东亚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此外,西方利用基于世俗科学概念的现代性来颠覆印度、中国或新大陆的传统文明。

最后,还有一个重点是西方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思想。 然而,中华文明并不主张征服自己国家以外的民族和民族,正如利玛窦(1552-1610)在其引人入胜的日记中所言,他们的目标是在自己的疆域内维持自己的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什么因素促成了中国今天的崛起?

伍德:这取决于你所关注的时间框架。 毕竟,东林党人在十七世纪初就谈民族复兴,与后来南方的复社运动、常州学派、贵州学派等思想文化复兴运动有连续性。关于现代性。 杰瑞·施密特(Jerry Schmidt,1946—)在他的名著《诗人郑震与中国现代性的兴起》(2013)中对此进行了精彩的阐释。 费正清(John Fairbank,1907-1991)也是《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1986)一书的作者。 这意味着中外历史学家看到的是长期的变化轨迹。 因此,1949年的胜利虽然是革命40多年的结果,但实际上已经酝酿了400年。

关于中国崛起的因素,我首先要说的是中国人民的团结、耐心、创造力、活力和勤奋,以及对自己文化的热爱和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识。正义、公平和平等的概念。

我还要说,中国梦的关键时刻是邓小平释放了中国人民的潜力。 当然,1949年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在很多历史学家看来,1977年夏至1979年春是一个关键的变革时期。 我拍摄的5集电影《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就是以此为题材。 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社会矛盾纷繁复杂。 而邓小平在教育、农业、经济和工业方面的决策改变了中国。 为了拍摄上述影片,我还与一些美国学者进行了交流,其中包括埃兹拉·沃格尔(Ezra Vogel,1930—)。 沃格尔认为,改革开放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此后在中国发生的一切都源于此。 但最大的荣誉属于中国人民。

杜甫的诗歌凝聚着中国人的价值观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您提到您在青少年时期就被杜甫所吸引。 请谈谈你的杜甫纪录片的由来。

伍德:我在学生时代读了格雷厄姆的《晚唐诗选》译本,对杜甫产生了兴趣,从此就入迷了。 我们在 2016-2017 年英国广播公司 (BBC) 纪录片系列“中国的故事”中报道了杜甫。 在这一系列纪录片反响热烈之后,我很想正式向英国观众介绍杜甫,也很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在中国放映。

中国观众对《中国的故事》给予了非常慷慨的评价,我非常渴望回到中国,与我们最喜欢的中国剧组一起制作另一部纪录片。 拍了一部关于奥维德的电影后,我们觉得讲杜甫的故事会很有趣。 一个偶然的机会,杜甫的纪录片被BBC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

拍电影要深入挖掘杜甫的故事,自然很好奇:去成都拜访杜甫草堂、白帝市和平江县安定镇,离长沙不远,中国人朋友的父母住。 平江,他们给我介绍了那里清明节杜甫墓前的纪念活动。

今年秋天,我还写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新书,暂定书名《追随杜甫的足迹》,作为对杜甫精神的致敬和馈赠。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请介绍一下杜甫这本新书。

伍德:这仍然只是一个草稿。 可以说是根据我的游记写的游记。 里面还介绍了杜甫的生平和诗词,还有很多去过的地方的照片,还有地图。 这样,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照图”,将其作为实用指南。

我只是交给了我的代理人,我还没有找到中国出版商。 但希望尽快找到出版商,争取在明年内出版。

英国英杰华集团历史_英国印度历史简介_英国历史简介

伍德在杜甫草堂遇见年轻的杜甫迷 玛雅视觉国际/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杜甫被誉为中国的“诗圣”,与“诗圣”李白齐名。 为什么你认为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伍德:中国人自然会比较两者。 他们几乎代表了人类的两个方面,即太阳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我之所以说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就像我们说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一样,是因为杜甫的作品涉及面很广。 他的诗歌既有战争的宏大叙事,也有对三峡人与自然、风景、宇宙的思考,还有亲情友情的亲密描写,晚宴等生活场景的再现, 和画纸作为棋局。

杜甫浩瀚的想象力让人想起莎士比亚。 就像莎士比亚对英语的贡献一样,在我们的杜甫纪录片中,史蒂芬·欧文(Stephen Owen,1946- )谈到杜甫不仅写下了“汉语中最伟大的文字”,而且还创造了“道德和情感词汇”。

还有一点很重要,杜甫信奉儒家的仁义道德,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和人际交往中仍然具有根本性的地位。 我们说,这些因素“使社会运转”。

杜甫写友情亲情深情,描写宴席甚多。 对于中国人来说,与家人或朋友共进晚餐当然是最爱。

杜甫虽然在孤独中逝世,但到了公元9世纪,他的诗歌开始为人所知,到10世纪,他名声大噪,到12世纪,他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此后,在宋代儒学的复兴下,杜甫将华夏文明的价值观浓缩在优美的语言中,这些价值观一直流传至今。

杜甫走向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报》:欧盟驻华大使、汉学家尼古拉斯·查普伊斯也表示,杜甫之于中国,就像莎士比亚之于英国,维克多·雨果之于法国。 您认为杜甫在全球的影响力是否也在增加?

伍德:于白翻译的杜甫全集将以法文出版,里面有很多有用的、详细的评论。 继杜甫全集中文版和宇文索庵杜甫全集英文版之后,我们将迎来精美的杜甫全集法文版。 书中的评论丰富而有效,既吸收了中国近千年的评论,也吸收了西方近200年的学术评论。

世界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杜甫是一位超越翻译界限的诗人,他的声音与莎士比亚齐名,正如余白在其书的序言中所说,“时至今日依然响亮。 “

很喜欢俞白在采访中对钱钟书和《管追编》的讨论。 于白认为,巨著《管追编》挖掘出了东西方的联系。 钱钟书精通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 他的《观传》告诉我们,东西方是密不可分的,东西方的差距完全是人为造成的。 其实,我们可以用中国文字来理解西方哲学,也可以用西方哲学来理解中国文字。

钱钟书讲究的是如何做人。 他教导人们,尽管方法和观念存在差异,但文化是全球性的。 一些人们认为是自己国家独有的东西,其实并不是自己国家独有的,它们是全球性的,是关乎人的。 正是在诗歌中发现了人性。 中国诗歌向来以人为本。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您认为以杜氏诗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诗歌在全球化的今天有什么特殊意义?

伍德:在我们这个时代,过去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离我们而去,尤其是在现代中国。 但是,在今天的中国,人们仍然可以找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意义。 因为在这表层之下,流淌的依然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深层源泉,其中诗词是中华文化长期延续的主要源泉。

中国拥有地球上最古老的诗歌传统。 《诗经》中最古老的诗歌早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今天人们仍然认为英国历史简介,杜甫的话从某些角度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人。

但杜甫的诗歌不只是中国人的——在我们这个动荡的时代,一个八世纪人的沉思,友谊的主题,唐诗的世俗视野,禅宗的宇宙人道主义,即使通过翻译,它仍然具有当代意义。 因此,随着我们确实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这一事实越来越清楚,今天我们更需要追随杜甫的足迹,了解他们背后的意义。

打动人心是拍电影的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报》:拍摄杜甫纪录片时,您跟随杜甫的足迹深入中国各地。 这是否也让您对杜甫有了新的认识?

Wood:旅行中总能学到新的知识,尤其是中国,风景、人文、文化、风俗都非常丰富。 当然,关注杜甫本身,必然会导致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更好理解。 尽管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华文明的恒久价值依然存在。

我们按计划沿着杜甫走过的路走。 我们之前在MayaVision拍过很多文化历史片,在旅途中经常穿插历史故事,这样讲故事的方式更有活力,当然我们的镜头也更有活力。 一份报纸称我们制作某些纪录片的方式为“历史-旅行-冒险”。

例如,我们制作了一系列关于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 356-323 年)的故事,跟随他的足迹从希腊到印度,途经伊朗、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 以及后来西班牙人如何征服新世界的故事,足迹遍及墨西哥、秘鲁、厄瓜多尔和亚马逊雨林。 有些旅程是戏剧性的,甚至是令人毛骨悚然的。 这些纪录片已经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虽然莎士比亚主要生活在斯特拉特福和伦敦,不像杜甫那样经常旅行,但我们拍莎士比亚的纪录片时,还是用旅行来丰富叙事方式。 例如,为了重现 1590 年代荷兰和西班牙之间的战争,我们航行到荷兰。

杜甫的一生自然适合这样来讲述:他的后半生英国历史简介,漂泊了几十年,从西安到天水,翻山越岭到成都,再到白帝城、荆州,洞庭湖、长沙、平江。

这种叙事风格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杜甫的诗中当然有这样的推动力,他的旅途也正如他所写的那样,“随风而去,人间如鸥”。 通过拍这部片子,我觉得自己更了解杜甫了——一路上追随他的脚步,读他的诗,思索他的诗,自然而然有了更多的理解。

有些拍摄地我已经很熟悉了,比如曲阜,我80年代第一次去,后来我们去拍了《中国故事》; 我也去过西安很多次。 但这是我第一次去成都。 在杜甫草堂与人聊天很愉快,希望有朝一日能再次光临。 这也是我第一次去长江三峡。 在白帝城的经历还是很精彩的,虽然当地的景色和当年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没想到,湖南平江的田园风光非常迷人,尤其是汨罗江沿岸。 平江县安定镇的杜甫墓也同样富丽堂皇。 如果读者去湖南,这些都值得一去。

英国历史简介_英国印度历史简介_英国英杰华集团历史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