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促进体教融合的八项具体措施. 本期推出“体教融合新观察”系列报道,探讨相关话题,敬请期待。
体育在青少年发展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以全员体育为出发点,如何构建校园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衔接? 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在青少年运动技能训练和赛制规划上如何结合?
这些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可以找到答案。教育之中。 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从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乐趣,强身健体,完善人格,磨练意志,将学校竞赛和U(年龄组)系列竞赛融入教育和体育部门; 从加强高校传统体育特色学校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到为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校园任教铺平道路,同时提高体能技能训练水平。教育教师… 这份文件用系统的解决方案来促进体育与教育的融合。 “集成设计,集成推广”,用实用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新思路开辟新局面。
疏通拥堵点,补充资源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从青少年实际需要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出发,是《意见》制定的原则之一。”青体部主任王立伟说。国家体育总局表示,近年来,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在青少年体育活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双方目标任务缺乏深度匹配,有限资源整合不力等问题,这份文件在有效疏通堵点方面“干货不少”找准体教融合重点,通过理念整合、目标整合、资源整合、措施整合,推动体教全面融合。
“《意见》明确了国家教育体系在培养竞技运动员方面的作用,特别是新赛制建立后,高水平运动员也能从国家教育体系中脱颖而出,这是一大亮点。” 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这意味着教育部门要承担更多责任,但也体现了体育回归教育的初衷。” 与面向全校学生的体育竞赛活动有机结合,立足青少年健康成长,更好发挥体育教育功能也是《意见》的着力点。
“在资源优势上,教育和体育部门的互补性很强。”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席薛延庆说,“多年来,在不同层面进行了一些体育与教育融合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体总与中国篮协、中国排协等深度合作,积极开辟人才培养选拔平台。现在,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培养的部分球员已经入选国家男篮。与此同时,CUBA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提高了,影响力走出了校园,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转变观念,协调推进
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占据什么位置? 多年来,为学生“减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孩子的课业负担还是太重? 这和学生体质下降有什么关系呢? “近年来,青少年体质下降趋势虽然得到初步遏制,但尚未扭转,学校体育改革迫在眉睫。” 王登峰表示,学校要真正重视体育教育,转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从“活动够了”转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 进入常规课程。 以“教书、勤练、常赛”为重点,建立新的校园体育评价体系。 “在全民开放的学校体系中体育的作用,每个人都应该德智体美体全面发展,都有机会成为包括体育在内的各类专业人才。”
“文明是其精神,野蛮是其体”。 体育是撬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杠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清华大学25名学生代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队参赛,取得了多项优异成绩。 这是体教融合的成果。 清华大学体育系主任刘波表示,“无体育不清华”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从体育课挂科、毕业时不会游泳,到各项竞赛活动蓬勃发展,校园运动队夺得全国冠军,清华大学始终强调体育的教育功能,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
另一方面,作为我国竞技体育重要的人才摇篮,传统的体校培养模式也面临挑战,亟待深化。 2004年起,上海市中心城区区级体校取消“三集中”(住、学、练)办学模式,采用更加合理、大众化的“一集中”(学生离校)学校)。 经过强化训练)。 “体校生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运动员体育的作用,平衡好学习和训练的关系非常重要。” 上海市体育局原副局长郭北说,“不能牺牲孩子的文化学习,影响他们的教育。以牺牲发展为代价夺金牌。”
从强身健体到塑造人格,从掌握运动技能到有机会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多重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 时代发展也要求体教融合深入推进,转变观念、汇聚力量,正是《意见》所指。
打破壁垒,整合赛事
长期以来,体育和教育系统在比赛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路径。 它们互不相容、互不相容,成为体教融合的制约因素。 针对这一困难,《意见》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高中、大学生体育赛事由教育体育部门共同组织,拟定赛事方案,统一报名资格”,有效打破两个系统事件之间的壁垒。 将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合并,改为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也是《意见》的具体措施之一。
王立伟说:“今后,义务教育、高中、大学生体育赛事将由教育和体育部门共同组织,制定赛事方案,统一报名资格,不再是一个系统的比赛,你将不允许参加其他系统的比赛。” 是这样的。” 王登峰说,青运会90%的参赛选手都是普通学校的学生,与学生运动会的融合有着天然的基础。 设置项的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的分组来解决,比如设置校园群。 、半专业组或专业组。 学校还没有开展或者开展的项目少的,可以单独成立一个小组,对学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也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将竞技运动员的发展与所有学生的青年活动相结合,开辟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 “总体协和中国体协举办的赛事共涉及71个项目。” 薛延庆表示,下一步要抓住机遇,加强与各单项体育协会在各方面的合作。 “青少年赛制建立后,更要注重赛事的育人功能。学生群体庞大,体育可以陪伴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在此基础上,将培育出更多竞技体育的好苗子。”一定会出现。”
体育与教育的深度有机融合,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 《意见》的出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了新环境、新格局,体育与教育的桥梁正在牢固搭建。
《人民日报》(2020年9月25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