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和发展空间巨大,而且叠加“健康中国”等战略性政策支持,加之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二胎放开等利好,相信在整顿过后,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将迎来真正的黄金发展期。
受到“权健事件”以及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的影响保健品创业项目,保健品成为了今年两会热议的焦点。
大部分关于保健品的提案和建言都聚焦在“如何整治保健品虚假宣传”以及“如何防范保健品坑老骗局”等规范行业的层面上。
不过,也有代表提出应该支持保健品行业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卢庆国在谈及天津权健事件时表示:“在加强市场监管、清除害群之马的同时,还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使我国保健品行业健康发展。”
健康管理向前
保健品行业为人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不法商家将保健品包装成了能够抵御各种疾病、甚至治疗癌症的神药。
这源于大众对于保健品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认识。事实上,保健品的核心作用在于促进人类健康,而不是以“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品的作用在于保健功能,而不是替代药物和临床治疗。
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但药品也不能替代保健品在营养补充、调节机体、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早年,威胁人们健康的是像鼠疫、疟疾、霍乱、天花、伤寒、痢疾等急性传染病。随着科学建设与生态文明的演变,这些急性传染病已经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如今威胁着我们健康的是,那些长期罹患并且难以治愈的慢性非传染病。
这些慢性非传染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等途径来避免和预防的。但由于人们“健康管理”的意识淡薄,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健康到亚健康人群几乎不管理,亚健康到小疾病人群很少管理,等到疾病严重的时候,直接把所有问题都扔给医院,花很多钱,却很难有好的效果。
2016年,国家领导人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讲到“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指出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由此,中国社会“大健康”之门全面开启。随后,国家先后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但从目前“医药”、“智慧医疗”等项目的大热情况来看,“健康中国”概念逐渐偏向医疗领域,大有被“医疗中国”偷换的趋势。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表示,“健康中国”是一项集社会、环境、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宏大工程,并不是医疗卫生一家的事。“实际上大多数人属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没有必要即时将他们和疾病相联系,他们需要的是健康管理。”唐钧建议,相关的制度必须是健康管理向前,医疗服务殿后。
正如中国科学院韩启德院士那句名言:“医学对健康只有8%的作用”。
健康中国战略,其核心就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卫生工作的模式必须以“以健康为中心”替代“以疾病为中心”。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健康战略中,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三驾马车必须齐头并进,一个也不能落下。
以往,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以“治病”为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会逐渐从从“能看病”发展到“看好病”“不得病”,也将从透支健康、治疗为主的生活方式逐步转向呵护健康、预防为主的健康生活方式。
尽管保健品行业诸多问题待解,但不可否认的是,保健食品已经成为了呵护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
全民养生时代来临
近日,2019彭博健康国家指数(Bloomberg Healthiest Country Index)新鲜出炉,对生活在169个经济体中的公民的整体健康程度进行排名。西班牙排在第一位,成为全球最健康的国家,而中国在这个榜单中排在52位。
让人意外的是,古巴在此次排行数据中很抢眼,比美国(35位)还要靠前5个位次。这使得它成为唯一一个未被世界银行归为“高收入”、排名却如此靠前的国家。
美国律师协会健康法部门表示,比起美国对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视,古巴更重视预防保健,这或许是其排名靠前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预防保健”对于实现全民健康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目前,我国保健食品经监管部门批准的保健功能有27类,包括增强抵抗力、改善睡眠、辅助降血脂等,这些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实现“预防保健”的目的。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对预防保健的日益重视,营养保健品的摄入已经成为了国民健康管理的重要方式。
而且,老年人也不再是营养保健品购买界的“一枝独秀”。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逐渐加重,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和青年人也加入了保健品消费的主力大军中,“保温杯里泡枸杞”不再是一句玩笑,而是在现实生活中里切切实实发生的事情。
去年“双11”期间,返利网的数据显示“防脱发”、“抗初老”成了90后养生产品购买的两大关键词。由此可见,全民养生、购买保健品的时代已经到来。
近年来,亚洲地区营养保健品市场已经超过欧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健品消费市场,而我国则为亚洲第一大保健品消费市场。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营养保健品市场规模约为2898亿元,占全球份额超过10%,达到了11.59%。
整顿之余更需支持
虽然保健品行业存在诸多乱象,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整个行业。事实上,行业的种种乱象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于保健品的需求是十分旺盛的。
国内外发展的实际和研究表明,保健品行业的作用是显著的,对节省医药卫生支出,改善国民健康素养保健品创业项目,促进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企业为牟取暴利,把产品吹得神乎其神,甚至打着直销旗号,干着传销勾当。结果是,正规的、质量过硬的产品没获百姓青睐,靠虚假广告、虚高价格、靠明星代言的产品却吸引了眼球。我们不能让权健事件影响了整个保健品产业的发展。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也表示,当前保健品市场的确有乱象,但也要看到保健品特别是其中的保健食品有其特定的市场需求和存在的合理性。
其实近年来,我国针对保健品行业的政策红利不在少数。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营养保健品的发展方向,强调研究开发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原、功能性油脂、益生菌类、生物活性肽等保健和健康食品。
而国务院出台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也指出要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
尽管我国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取得明显改善,但仍面临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国民对营养保健品的需求空间巨大。
相比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我国保健品行业起步较晚。数据显示,美国和日本的保健品人均年消费金额分别是214美元和148美元,中国2017年仅为26美元;相比美国60%黏性用户和50%渗透率,中国仅有10%黏性用户和20%渗透率。
在13亿人口的巨大基数以及人口快速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营养保健市场规模和发展空间巨大,而且叠加“健康中国”等战略性政策支持,加之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二胎放开等利好,相信在整顿过后,中国营养保健行业将迎来真正的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