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写作是平民出身、稍通文墨的人功成名就的一条“终南捷径”:它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门槛最低,应用范围最广。上可入中央部委,一支如椽巨笔写天下;下可写网络小说,动辄年薪百万不是梦。
因此,随着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写作的行列。2016年,有一位爱好文学的70岁农民模仿《咏鹅》写《咏鸡》,仅18个字,竟然获10000元文学大奖!
是什么样的诗句,值得10000元的奖金呢?
《咏鹅》与《咏鸡》
让农民老伯斩获万元大奖的诗歌就是这一首《咏鸡》,它是一首古体诗,仿照唐代骆宾王的《咏鹅》写作而成:“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
寥寥数笔读唐诗歌词,用传神的方式描写出了雄鸡报晓时的景象,让人过目难忘。而这位写诗的农民老伯名叫危勇,已经年近七旬,平生几乎都在田地里干活,也在家里放养了几只鸡。
危勇退休以后,也不用再干活了,一下子闲了下来。闲来无事的他,就经常去喂鸡,一来二去对鸡的生活习性也很了解。一天,他看到雄鸡啼叫,随口说出了这首《咏鸡》,回到家后又将其记录下来。
能写出这样一首可爱的小诗的危勇,是个爱好诗歌的人。和那些登上大雅之堂的诗人们不同读唐诗歌词,危勇并没有受到什么系统的诗歌教育,更不用说文凭。但危勇从小就喜欢读诗,在他的心目中唐诗宋词这样的古典诗歌,才是最好的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诗多了以后,危勇也开始写诗,常常模仿著名的诗人们的作品来创作,用以自娱自乐。这一次,他偶然将《咏鸡》投稿到第二届“农民文学奖”参赛,不料斩获大奖!从此,老先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农民诗人。
《咏鸡》流传到网上之后,一些网友认为,它实在太普通了,而且处处都是模仿的痕迹,质疑大奖评委不够客观。也有网友认为,不能要求一个70多岁的老人写出惊才绝艳的现代诗,何况危勇从未受过正统的写作训练,又默默无闻地创作多年才出名,应该给予鼓励。
还有网友借此批判当代的许多诗人和诗歌,质疑他们卖弄文字、故弄玄虚,写出来的诗不知所云、晦涩难懂,完全背离了“诗言志”的文化传统。
诗性不死的国人
其实,在笔者看来,这首诗未必有一些网友们认为得那么好,首先因为它是仿作。在艺术的领域内,独创性就是一切,骆宾王的《咏鹅》能够流传千古、成为集体记忆,就因为它前无古人,在题材、写作手法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奠定了中国人对于“鹅”的认知基础。
而危勇的《咏鸡》因为仿照了《咏鹅》,虽然也颇有新意,但不能使他青史留名,顶多让人们惊艳一下罢了。
但《咏鸡》也并非一无是处。首先它准确地描述了鸡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又以“报晓”这个画面,刻画了鸡对人类的意义。
甚至后两句也暗用了明代皇帝朱元璋的《金鸡报晓》“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寓意着雄鸡是光明的使者,表现了诗人向往光明、充满希望的心灵世界。
《咏鸡》的成功,只是国人自发的诗歌创作长盛不衰的一角。虽然从80年代末,就有诗人和学者发出了“诗歌已死、文学式微”的叹息,然而实际上,诗歌与文学从未真正死去。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诗歌在这片土地上一直生生不息:从古至今,各种题材和形式的诗歌络绎不绝,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近现代的新诗和当代的自由诗,诗歌是每个人共享的不朽之盛事。
即使在被认为“急功近利”,理想主义已经不再的今天,依然有许多人在写诗、读诗。
时至今日,《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依然是各位家长青睐的早教读物,孩子们的音乐课也有不少由古诗词改编的童谣,虽然考试不让写诗歌作文,但小学到初中的语文课上,老师依然会让孩子们尝试着写作诗歌。
甚至,依然有不少成年人在听歌的时候,优先选择那些“歌词如同诗歌一般优美”的歌曲,林夕、方文山作词的歌曲长盛不衰就是一个例子。而在民间乐队的圈子里,一首音律优美、意境深远的好歌词甚至动辄稿费成百上千。
网络的流行也将诗歌变成了大众可以无门槛参与的嘉年华。前一阵大火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这两句古诗在网络走红以后,吸引了广大网友争相续写,其中人气最高的续作“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其气魄和境界堪比李白。
文学创作复古风
不过,诗歌创作的狂欢背后,有一种现象也值得我们深思:当前大火的“现象级”诗歌,几乎都是现代人仿照古体诗所写作的,鲜少有质量好又广泛传播的现代白话诗歌。
在古体诗歌凭借着“复古风”、“汉诗”、“国风”等风潮火出圈的同时,曾经直指人心的现代诗似乎销声匿迹,成为了少部分人在小圈子以内自娱自乐的游戏。
这不禁让我们怀疑:难道中国就没有好的现代诗人和诗歌吗?答案是否定的。现代诗发展的100多年间,每个时代都有优秀的诗人,远的如著名的“新月派”、“九叶派”诗人,近的有北岛、顾城等朦胧诗人,进入千禧年后还有马骅、马雁、余秀华等新一代诗人。
不过,由于这些诗人的题材较为单一,圈子、影响力相对较小,所以只有一些资深的文学爱好者,才会发现他们的美好。而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也就只有古典诗歌对他们的影响较为深远。
另一个造成现代诗歌“失声”的原因是,中国尚未形成自己的白话诗歌的理论和评价体系,几乎所有关于白话诗的理论与评价标准,都是引用自西方现代诗歌。
诗人们钻进西方诗歌中迟迟没能走出,更没能跳出来结合中国当代的实际情况,发展属于自己的诗论、诗歌批评,所创作的诗歌便显得佶屈聱牙、难以理解,造成了与大众理解力的脱轨。
不过,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这种情况大为改观:与过去诗人只能依靠日复一日向报刊杂志、出版社投稿来发表作品不同,现在的诗人不仅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诗歌,还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自媒体。
而长久以来被学院派、精英派诗人和评论家所把持的诗歌界,也悄无声息地将评判诗歌的权力让渡给了广大网友,相信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现代诗歌将会越来越兴盛。
《咏鸡》的成功,不仅标志着危勇一个人的梦想成真,还预示着未来的诗歌复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每个中国人都能生活在诗意之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