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伊川县气象部门根据谷子种植需求,开展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保证粮食安全。本报记者王铮摄
□本报记者李若凡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8月28日,伊川县白沙镇金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富硒谷子种植基地,收割机在金色的谷子地里来回穿梭,将黄澄澄的谷子尽收其中。
“今年,谷子平均亩产650斤,亩净收益可达1500元左右。”该公司总经理申少波说,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
伊川县总面积1234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一山二川七分岭”,年降雨量在620毫米左右。“根据我县的地理气象条件,比较适合种抗旱、耐瘠、抗逆性强的小杂粮。”伊川县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股股长王省洲说。
营养学认为,最好的饮食其实是平衡膳食,只吃精米、白面是不行的,还要吃粗杂粮,如小米、荞麦、高粱、燕麦等。伊川谷子种植历史悠久,此地出产的小米手感光滑沉实,米粒不开不裂有糯性。2018年,“伊川小米”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但要想在小米品类里脱颖而出,并不容易。中国地大物博,区域特色鲜明,不乏沁州黄小米、赤峰小米等各地“豪强”。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价值。
2018年3月,我省地质部门勘察发现,在伊川县鸦岭、平等、鸣皋、葛寨一带分布着6条富硒土壤富集带,有50万亩富硒耕地,每千克土壤中硒含量最高达到0.4毫克。
“富硒”是当下市场上火爆的一个健康新概念,硒元素有抗癌、抗氧化的作用。王省洲介绍,目前生产富硒农产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植物叶面人工喷洒含硒肥料,二是将植物种在富硒土壤中,让植物自己转化吸收。我国严重缺硒,伊川的富硒土壤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伊川迅速调整产业结构,确定以发展富硒谷子和富硒红薯产业为核心,建立完善“2+N”(2即谷子和红薯产业,N即富硒林果、富硒蔬菜、富硒杂粮、富硒中药材等产业)富硒主导产业体系。
主打“富硒牌”,申少波成为本地最早尝到甜头的农民企业家。2018年8月,他生产的“香米多娇”牌富硒小米进入市场。“富硒小米4两一袋,16袋一盒谷子是小米吗,总共6斤4两,零售价200元,每斤小米价格30多元,依然供不应求。”对于种植户来说,一亩谷子净收益是玉米的2.5倍,小麦的2倍。
2019年,京东面向全国公开征集100个地标性产品纳入京东农场项目,京东农场与洛阳农发集团签约,共建伊川富硒小米项目,将1500亩的谷子农场建到了葛寨镇。
农场相关负责人梁向飞说:“农场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借助物联网等技术,打造全程可视化溯源体系,实现对谷子种植、小米加工等环节的监控,确保产品绿色、富硒。今年我们的富硒小米将直供京东农场,价格不低于每斤16元。”
目前,伊川常年种植谷子13万亩,谷子种植面积及小米加工企业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小杂粮作为一种特殊的粮食作物,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可或缺。随着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增强和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以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特征的新阶段,发展小杂粮有了大市场。”省农业农村厅粮食作物处相关负责人说,小杂粮具有抗旱耐瘠、生育期短、适应范围广的特点,经济效益高,在当前中西部旱区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中不可或缺,属首选作物。
据悉谷子是小米吗,在今年我省逾7600万亩秋粮播种面积中,小杂粮有140余万亩,比往年略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