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拍摄,黄建新监制、导演,郑大胜联合执导的重点影片《1921》《庆祝建国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作为开幕影片首次亮相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日前,在上海市电影局的指导下,就电影《1921》召开了专家座谈会。 历史研究室一室主任吴海勇等党史专家,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龚金平,上海影评人协会副会长刘海波,上海电影协会副主席石川上海戏剧学院协会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张斌等知名电影理论家和评论家,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等制片人代表,《1921》联合导演郑大胜、制片人任宁、演员王仁军及各媒体记者出席了活动见面会。 党史专家、电影学者、媒体记者就影片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进行了探讨,高度肯定影片“像教科书一样真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完整历史”。
电影《1921》以时代“横截面”视角切入,聚焦1921年左右的故事,全景再现了一百年前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平均年龄只有28岁,突破了国际股市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成功召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影片以丰富的细节、立体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情感、贴近生活的视角,挖掘“伟大代表”救国无悔所赋予的“精神力量”。
文艺是锻造灵魂的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伟大不屈不挠的精神,更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 上海师范大学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苏志良高度肯定影片的宏大叙事,将1921年前后的国内外重大事件通过艺术手法浓缩成一部电影。 同时,上海城市文化史最权威的专家之一苏教授也对影片首次真实还原1920年代的上海城市全景给予了高度评价。 剧组辛苦了,也通过对当时租界文化的真实展现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深刻揭示了上海能够成为中共发源地的历史原因。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一室主任吴海勇高度肯定《1921》是“艺术与现实的高度融合”,具有重大意义在2021年党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上映意义重大。 党史教育需要不同时代的经典作品,将建党故事代代相传。 如果说《创世记》是现实主义作品,《建党大业》是星光熠熠的演绎,那么《1921》则聚焦青春,立足于严谨的史料,以全新的视角,以更贴近当代青少年的艺术表现形式,讲述建党历史,对于在青少年中普及党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吴海勇认为,影片的青春基调是为了让年轻观众更容易进入历史故事,找到共鸣,同时细腻地展现了“前辈年轻时”的初衷。 吴海勇说,“我最佩服的是年轻的毛泽东在租界里,看着法国独立日的庆祝活动,却被挡在外面,这种想象太美好了,这就是艺术与历史的巧妙融合。” 影片中,少年毛泽东偶遇上海法租界庆祝盛典,却被挡在门外,遭遇身为中国人却无法踏上中国土地的委屈与怨恨。 接着,毛泽东夜奔的场景穿插着他成长经历的蒙太奇片段,将想象中的生活理性化。 情景串联一代伟人建立改变屈辱屈辱社会现状的决心的成长路径和动力源泉,凸显先辈们立志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原因。
上海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认为,电影《1921》是同类题材中水平很高的创新创作。 生动地塑造了先辈们青年时期的奋斗精神和革命动力。 场面非常感人。”
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龚金平说,他原以为这种党建故事很难拍,没想到《1921》这部电影却让他深深震撼和感动。 除了宏观和厚重的电影,它还还原了历史。 人物的场景和情绪都极其细腻和真实。 “表现当时中国的处境和历史氛围中普通个体的奋斗历程关于党的电影,说明党不是突然成立的,而是在经历了迷茫迷茫之后。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同时肯定了谍战、追车、动作等类型元素的观赏性。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刘海波解读《1921》主旋律作品的新尝试:新颖的国际视角,加入“大会议”的筹备者视角,加入大量历史元素细节。 最后,他被革命牺牲的命运深深感动。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张斌称赞《1921》符合观众对建党起点的历史和审美期待。 并重视与当下观众的交流”关于党的电影,他肯定了影片类型思维与主旋律的融合,也高度肯定了演员的演绎:“我可以沉浸在角色中,不会特别关注演员,这表明他们的解释是成功的。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站在2021年的历史节点,一百年的交汇点,我们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因此,无论是观众还是时代,都需要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符合当下时代和文化语境的影视作品。 而《1921》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事件。 它以祖辈的青春为核心,以丰满的人物为中心,以细节为重点。 改变旧中国,创造“中国奇迹”的初衷,生动再现教科书上的记载,激励当代青年汲取榜样力量,肩负新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