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人合一(ID:tongyipaocha)
在全社会关心弱势群体的大氛围下,不知道为什么,关于黑人程序员的笑话越来越多,而且最常用的笑话……太合乎逻辑了! 比如这段:
老婆给做程序员的老公打电话:“下班顺路去买十个包子,看到卖西瓜的就买一个。” 那天晚上,丈夫手里拿着一个馒头进了屋。 老婆怒道:你怎么只买了一个包子? ! 丈夫吓坏了,喃喃地说:因为我看到一个卖西瓜的。
跟着我学逻辑的童鞋们,别怪我没告诉你们,生活中太多的逻辑,有成为冷笑话的危险!
其实仔细回头看,这个程序员老公并没有买错什么。 按照标准汉语语法,“buy one”后面的省略当然是前半句宾语“包子”或“卖西瓜的”,而不是“西瓜”。
当然,你要说,为什么正常人认为应该是“包子”,那是因为,真正不对的是我们平时的说话方式,只要我们认为对方能听懂,就可以省略什么可以省略。
让老公把西瓜理解成生活中的馒头,回家罚他跪搓衣板。 但是在职场沟通中,不该省略的地方省略了,没有人会责备你。
老张有个文件要在半小时内送到客户手上,打电话叫快递来不及了。 刚好新员工小张要去客户那里做生意。 车。”
没想到,文件还是迟到了。 小张回来后,老张问他:“我不是叫你打车吗?怎么没及时赶到?”
小张一头雾水:“我打车回去的?上个月公司不是让我们省钱吗?我坐公交车,回头的时候太累了,我就照你说的打车了。”打车回去。”
有人说,两个人交流,实际上是六个人在交流:一方面是“你认为的”和“你认为的他”在说话,另一方面是“你认为的他”听着“你他想”的谈话。 说话,“真正的他”和“真正的你”实际上根本没有相遇。
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和我们一样具备所有的工作背景,或者有一些专业背景,能够理解我们没有直接表达的东西。 这种错误我们不敢在领导面前犯,但在跨部门平行沟通中却很常见。
有一个很好的(愚蠢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解释关键信息时,尽量使用“逻辑结构”而不是“省略结构”。
“打车就行”是“省略结构”,“半小时内到对方公司,最好打车”,这就是“逻辑结构”。
这是程序员教我的方法,以后不要敲诈程序员了。
除了省略不该省略的,还有一个造成沟通障碍的坏习惯——喜欢用带有强烈“矫情”意味的“大话”。
王朔有一篇文章叫《我讨厌的词》,前半部分全是“大词”——专门用来装逼的抽象名词:
优雅、阶级、格调、复杂、关怀、伟大、精神、理想、信仰、极致、高贵、崇高、神圣、清晰、呼唤、难忘、纯洁、追求、执着、虚伪、沉默、价值、荣耀、自由、民主、民族、奴隶、制度、未来、人性、个体、生命、存在、诞生、诗歌、想象、故乡、故乡、感恩、奉献、爱、爱、痛、幽默、智慧、博学、犀利、排斥、坚强、震撼、渗透;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为了看起来很文艺,喜欢用这些抽象的大词填满作文。 这个习惯已经被我们带到了职场交际中,类似的“大话”:
效率、创造力、品质、忠诚、热情、严谨、沟通感、执行力、想象力、国际感、气质、责任感、情商、成功、梦想、信任、思考、战略……
这些话真的能帮助我们交流吗?
当我们不假思索地使用这些抽象的大词时,我们往往在避免具体的思考。 正如王朔所说,这些文字“具有很强的阅读装饰效果”。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初选期间,《波士顿环球报》分析了两党多名候选人的用语,发现特朗普后来获胜的竞选用语只有四年级的小学生才能看懂。 要了解希拉里克林顿,你需要上七年级,要了解民主党另一位学术候选人桑德斯的竞选语言,你需要上十年级。
是因为选民的文化程度太低形容执行力强的成语,看不懂吗? 当然不完全是。 高中和小学汉语水平在词汇上的差异非常重要,这是理解抽象名词的要求。
一个词越抽象,它的解释意义就越大。 每个人理解的“大象”都是一样的,但是对于“理想”,不同的人所指代的东西却大不相同。 你使用的抽象词越多,你就越需要回过头来解释它们。 如果你回去解释它,它会破坏你的语感; 如果你不解释它,它会引起歧义。
特朗普的话很好理解,因为他没有说“限制非法移民”,政治正确但模棱两可,而是说“在边境筑墙”,非常形象,一点歧义都没有。 .
而哲学家告诉我们:所有的争论都是名词的争论。 其实,让人浪费时间争论的话,都是“大话”。
为了让你的表达更清晰,用具体的名词和动词代替这些抽象词。
请不要说:“我需要一些更具执行力的解决方案。” 大多数人对“执行”这个词有不同的理解,请说:
“我需要一个每个新参与者都能在10分钟内看懂的行动指南形容执行力强的成语,知道现在是哪一步,下一步是什么,如何考核,自己可以掌握哪些资源,哪些可以自己处理…… “
如果一定要用,请在这些大词前加上一组定语,“善于将讨论结果转化为行动计划的策划能力”肯定比“策划能力强”、“让90后感觉自己的人在说话“交流感”肯定比“交流”更有交流感。
还记得刚做广告文案时老板对我的一些要求:
1、尽量用名词和动词来表达,每句平均形容词数不超过1个;
2、尽量使用“主谓宾”最简单的句式结构;
3、任何时候,禁止使用成语和一切形似成语的四字词。
这么说,刚开始肯定会觉得别扭,但这是对付“大话症”的唯一办法。 即使不能100%满足这个要求,也依然影响着我今天的写作。
以上两点是解决沟通误区的技术手段,但要知道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其实我们平时说话的复杂度就是“看人家菜”。
如果对方是领导,我们自然希望能说的详细些。 如果控制不好,就会显得语无伦次,不合逻辑。 所以我前几篇文章都是教大家怎么说话更简洁,逻辑更明显。 举的例子都是“向上报告”。
但是,在与其他部门并行沟通时,由于缺乏“执行欲”,我们常犯的错误恰恰相反——因为过于简洁,反而导致对方误会。 本文前两段是从技术层面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你想怎么简洁就怎么简洁——如果你是领导。 下属会尽力猜测你没说什么,当然,更可能的结果是过度解读你的“幕后黑手”,让你傻眼。
继续讨论下去,就会触及职场沟通最深层的逻辑:言语就是力量。
肯定有人会对以上两种对话技巧提出异议——体制内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工作交流基本都是“大话”,存在大量“背景遗漏”。 这不是和我前面说的两种方法不一致吗?
其实并不是。 即使在官场的“行政用语”中,这些“大词”仍然需要准确定义,但定义的方式不是“说人话”,而是“加密”。 密码就是选择什么大字,放弃什么大字。 破译的方法之一是“比对法”——将同类文献进行比对,找出措辞造句的差异,领悟其背后的高人一等的精神。
换句话说,“行政用语”的目的是让外人看不懂,但内部人看得懂。
在单位工作要想追求进步,有一点很重要:重要的是要了解上级下达的文件精神,而不是钻研细节; 因为这些材料中有生物。
我不会举太多的例子。 最近对自媒体的管控还是很严格的。
总之,即使是“沟通”这件简单的事情,其背后也隐藏着权力游戏的规则——上级对下级总是简明扼要,而要求下级对上级则具体准确。
事实上,这种权力关系也存在于各种性质的企业中。 一个公司的权力不在于职位,更不在于上下级关系,而在于谁能控制信息的流动。
抛开那些复杂的权力关系不谈,反正我们大多数人暂时只需要记住一个最简单的原则——有条不紊地解释事情。
以下是导致有效沟通的一些基本原则:
1、核心任务不使用省略句,尽量使用“逻辑结构”;
2、少用大词、抽象词、形容词;
3.定义歧义词,生动描述专业术语;
4、核心结论要有实例或细节;
5、尽量使用“主-谓-宾”的简单句型,避免使用容易被误解的语气,如双重否定、反问句等。
被我的文章“洗脑”之后,你是不是觉得逻辑是个有用但又严谨又枯燥的东西?
我将通过以下示例来纠正这种看法。
一位逻辑学教授写下一句话:“我爱你”,让他的学生把它改成否定命题。
同学们开始分析:“我爱你”是一个省略结构,其逻辑结构应该是:“如果有一个人是我,那么这个人爱你。”
那么,它的逆命题是:
“如果一个人不爱你,那这个人就不是我。”
如果你偶尔试着用逻辑结构说话,你会发现它不仅准确,而且漂亮。
律所法务,纳贤发布】可点击
不同意的请扫二维码添加
往期优质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