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的原名叫爱新觉罗·福临,他登基的时候年仅6岁,在位18年,最后因为天花在24岁时驾崩。可是民间认为他是在五台山出家去了,而且传的有鼻子有眼。
但是根据历史明确记载,他是不可能出家的,因为身为一代帝王,身系社稷,是没有办法做到如此洒脱的。可是到了后来,连他的皇子康熙皇帝玄烨也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在五台山出家的。
顺治皇帝肖像
所以在康熙的一生当中,多次来到五台山康熙的父亲,据说就是为了寻访自己的父皇。
可是天下丛林何其多,为何康熙一定认为顺治就是在五台山出家而不是别的地方呢?
传说,以前五台山有一座小寺院,寺院当中只住着师徒二人。有一天,老和尚跟小和尚说:“为师大限已至,即将驾鹤西归,未来的日子你要好生照顾好自己。”
小和尚从来没有离开过师父,听到这段话,甚是恐慌,当时就跪在地上跟师父说道:“师父,您走了,我们何时才能再次相见?”
当时,老和尚就从身边拿出了一幅画像,交给了小和尚。小和尚打开后,发现画卷非常奇特。上面是一个人物的画像,可是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有耳朵,就是没有眉毛。当时老和尚就对他说:“你要在山上待二十四年,二十四年以后,你带着这幅画到山下,看谁如果能添上那一道眉毛,他就是为师再来了。”说完,老和尚就气绝身亡,驾鹤西归了。
小和尚遵循了师父的遗言,到二十四年以后,他按照时间下了山。可是他走遍了大江南北,却无一人可以为他那幅画添上一道眉毛。他仍然不肯放弃,一路乞讨到达了京师。
这天康熙的父亲,恰逢顺治皇帝出城狩猎。当时小和尚不顾个人安危,闯到了銮驾面前,直接把画卷给打开了。顺治皇帝看到这个画像,也觉得非常奇怪,怎么会没有眉毛的人呢。顺势就在边上取来毛笔,为画像添上了那一道眉毛。这一添笔不得了,发现画中之人竟是自己。当时小和尚见状,立马嚎啕大哭说道:“师父,我们终于能够再次见面了。”顺治皇帝问明来由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就是五台山的出家僧人。所以民间才广为流传,顺治就是在五台山出的家。
康熙皇帝曾经也问过自己的祖母皇太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孝庄太后。他问祖母皇太后:“我的皇阿玛有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呢?”当时,孝庄太后告诉自己的孙子,说福临脚下有一颗黑痣。
康熙皇帝就命太监们准备了许许多多的袜子,来五台山的时候就随身携带。当他到达五台山,就命令寺院中的所有僧众必须要把自己脚下的袜子换上他所带来的袜子。可是挨个检查了五台山的每一座寺院,都没有发现脚下有黑痣的人。直到有一天,康熙皇帝来到了五台山的一座叫“镇海寺”的寺院。当时还没有进入寺院当中,康熙就看见有一位老僧在边上独自打扫台阶。康熙近身问道:“不知师父是何名?”这位师父回过头来,满脸怒气地对着康熙说道:“出家人哪有姓名?”康熙看看他的身材,很像祖母皇太后所描述的自己的父皇。于是赶紧追问道:“既然出家总有事,身居佛寺亦有事;法师不念家中人,家中上下念法师。”
这位师父听罢,就把扫把放在一边,回答说:“僧人自有僧人事,家事自有家中人;僧事家事皆国事,僧人家人皆清人。”康熙皇帝听完这段话之后,还想继续追问。身边的太监就提醒皇上说:“皇上,如果要问个出家僧人,应该要用上下两字才是尊称呢。”康熙皇帝回过味来,就端正了自己的态度,恭敬地问道:“敢问师父,上下如何?“这位师父又开始一边扫地一边回答说:”贫僧法号:八叉。“当康熙还在细细品味”八叉“的意思的时候,抬头再看,这位老僧人已经不见了踪影。
康熙皇帝带着一脸疑惑,在镇海寺寻找了一番,却始终没有找到老僧的身影,也没有找到脚底下有黑痣的人。当下,就气馁的准备回自己的行宫“菩萨顶“。在路上途径“黛螺顶”,“黛螺顶”方丈就邀请康熙到茶室歇息,顺便问起了今天所发生的事情。康熙把事情经过讲给了方丈,方丈听完以后,用手指蘸了一点茶水,写下了一个字:父。康熙一看,幡然醒悟。“上八下叉”可不就是父亲的“父”字吗?急忙三步并作两步赶回了镇海寺。可是哪有这位老僧的踪影。康熙再度失望而归,当他准备离开镇海寺的时候,却忽然瞥见墙上写着一段话:离家当僧花山寺,只因碗破被赶出;古有子债父来还,今有父债子来还。意思就是说,我在出家的时候是在花山寺,可是有一次在寺院中把一口碗打破了,觉得内心愧疚,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偿还自己的罪过。康熙看到字迹未干,赶紧命人把上面的字迹拓下来,带回到了皇宫。经过祖母皇太后辨认,确认就是顺治的笔迹。当时康熙赶紧命人在景德镇官窑当中打造了上百口上好的瓷碗,分发到了五台山的各大寺院当中,至今五台山的很多寺院依然保留着康熙年间的大瓷碗。
影视剧照
多年以后,康熙再次来到了五台山,康熙想尽自己最后的一点努力。此次来到五台山,又把各大寺庙角角落落都寻访了遍。有一次,他来到了清凉寺。在清凉寺的边上有一片农田,他在农田边见到了一位老农,这位老农独自一人干着农活,可是与他相反的情景是,两边的臣民都夹道欢迎,只有老农视而不见。康熙心道,一个老农能够见到圣驾而不惊慌,那肯定是有奇特之处。也许是心有灵犀,他远远望去,就觉得老农的身影很像多年前失之交臂的八叉师父。当即走上前,确认出来,这就是多年前的八叉师父。也就是自己的父皇顺治。
当下,康熙就非常激动的跟顺治说道:“父皇,父皇,我是皇儿玄烨啊!我寻访多年,终于在此再一次遇见了您,您在五台山受了这么多年的苦,该还的债也该还清了吧?恳请父皇跟孩儿一起回到皇宫,再续天伦之乐。”
当时的八叉师父听后,回答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我是谁?人生本是一场梦,梦醒之后悟禅机;虚幻缥缈堪为道,来自西天自去西。”康熙听后潸然泪下,继续说:“父皇,您就算不顾及孩儿之情,也要想想祖母皇太后啊,她在年轻的时候失去了丈夫,中年的时候就失去了您,又把我拉扯长大,她每天都在以泪洗面啊。”
八叉师父听罢,回答道:“天下功名何须真,世间纷争何时停;吾本西方一衲子,奈何流落帝王家?”意思是:我难道想成为皇子吗?我本来就是西方的佛门弟子啊,谁让我又流落到了帝王之家,让我背负了这么多的责任呢?
康熙听完,想做最后的努力。“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向自己的父皇磕了三个响头。最后对他说:“父皇,我八岁登基,我独自一人面对着这世间的勾心斗角,处理世间的政务,看似拥有富贵年华,可是我羡慕百姓啊,他们家中有父母,而我也有孤独的时候啊。我孤独的时候,又向谁去诉说呢?”
当时,八叉师父就在边上接过了一口碗,喝完了碗里的水以后,“砰”一声就把碗砸在了地上。最后说了一句话:“碗已碎,水已流,兔走鸟飞任自由。只为世间多烦恼,一领袈裟披到头。”
意思很明显:你不必再说了,水已经流走 ,碗也破了,破镜不能重圆,我已经决定了,空门就是我的家,我不是出家,我是真正的回家了。
康熙皇帝知道父亲心意已决,只好漠然回去。在要离开五台山的时候,他在菩萨顶上方留下了“灵峰圣境”四个字,其中“峰”字少了一横,可能就是当年他在五台山留下的一个遗憾吧。
康熙回到皇宫后,特别告诫自己的皇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让他在未来有生之年都不允许踏足五台山,因为自己的父亲已经出家了,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遁入空门。雍正对佛家文化研究很深,还有自己的法号“圆明”。所以现在我们知道的“圆明园”就是雍正皇帝当年兴建的园林。
史文源于坊间,观点持中立,仅供交流。汝觉侵矣,指正鞭策小可,晚生顿首致谢!读史明智,鉴往知来。以史为鉴,拾遗补缺。有趣的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述古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