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风情之六——“扯脸”
文/耕野
作者简介:张永平,耕野(笔名),男,泗县人,安徽知名作家扯,本土文史研究者,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宿州市散文家协会副主席、宿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泗州诗词学会会长。
泗州的女性,在家未嫁之前叫女孩,又叫毛脸闺女,出嫁之后称媳妇,成为女人。
女孩出嫁成为媳妇后,到婆家后脸要“开脸”,而“开脸”的方法就是“扯脸”,因为是用细丝线绞去脸上的汗毛,所以也称“绞脸””。“扯脸”的目的就是把脸上的汗毛扯掉。扯掉了汗毛就是纯正的媳妇了。“扯”完脸以后,有的乡村还会用两个红鸡蛋在脸上来回滚动,一边滚一边讲唱“扯脸歌”,表示祝福:
红鸡蛋
满脸串(转)
今年喝喜酒
明年吃喜面
…..
意思是预祝新人今年结婚,过年添子。
那么,“扯脸”是怎样进行的呢?
首先扯,“扯脸”要请人帮忙,帮忙的人一般都是年纪大且经验丰富的大嫂或大娘。他们用石灰粉抹在被“扯脸”人的脸上,涂抹均匀后,拿过一根粗线双过来把接头结好,左右手都用拇指和食指把双线拉紧,用嘴把其中的一根中线用牙咬住,用手旋转上劲后,在涂抹石灰粉的脸上借助牙咬和上紧的双线,再两手绷紧。在脸上一扯一拽,一紧一松,使拧紧的双线在脸上来回反复走动,这样脸上的汗毛就会在一紧一松中被上劲的双线夹掉。如此反复数遍,脸上的汗毛就被扯掉了。然后,在新娘脸上扑些粉,既盖住了被“绞”出的血点,又美化了容颜。
其次,这是一道地方风俗,也是每个新媳妇必过的关口。经过这样“扯脸”之后的女孩就不再是毛脸大闺女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过门媳妇。从此,成了一名真正的女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