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强书论——画眼、字眼

在行草书中,一件作品的好坏与作品的画眼、字眼的出现有着直接的关系。缺少画眼、字眼的作品,则全篇平淡无奇,毫无神采,终究下人一等。

画眼:是作品的最重要的部分,整件作品因为画眼的存在而显得神采飞扬。画眼是作品的贵人,贵人能给周围带来好运,所有的人都要求围绕这位贵人而出现。画眼须让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带动整件作品之精神。

画眼有实眼、虚眼之分。实眼一般在重墨处,虚眼一般在大枯处。实眼要靠周围的枯笔来衬托,反之虚眼则要靠周围的实笔来衬托。画眼是一个人书法的最高水平的体现,要能略带些夸张的成分,如用笔的夸张、结构的夸张等等。画眼的字一般比周围的来得大些,画眼可一字,亦可数字,数字时要呈一字的写法。画眼不得与整件作品脱节,要能上下映带,融为一体。作品的第一行不出现画眼。画眼的出现,是每一个人书写心态的体现。无论实眼,还是虚眼,都出现在墨色浓淡变化的交替时刻。实眼前一般为淡墨,虚眼后一般为重墨。

字眼:为一行之眼。字眼与画眼相同,为整件作品的次重部分,一行之中一般要出现一个以上的字眼。字眼的用墨要比画眼来得略轻些。字眼一般为单字,左右结构的字一般可成字眼。整行的线性构成一般在字眼处形成断点,以调整节奏。

各行得字眼与画眼不得相平,不得呈直线排列,要上下起伏,前后错落,呈不等腰三角形出现。

落款、盖章

落款、盖章是书法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落款、盖章的位置须预先存于脑中,方能通篇整体,恰如其分,而致浑然一体。书写落款,也要有疏密、粗细、斜正、大小、长短、宽窄、开合、轻重、繁简、浓淡的变化,要如同书写正文一般,来不得半点马虎。正文与落款要用同一支笔书写,要同时书写,不得停顿。印章一般要比落款来得小一点,过大则显俗。

用墨要点

用墨的要点——“八方来墨”:笔锋的水和墨在笔锋运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墨色的变化。在正方向书写时,墨色由浓至淡至枯,当笔锋翻动时,反方向,以及其他方向的墨则产生巨大的变化,墨色不再是当一的由浓至淡至枯,而是互相融合,变化多端。墨色的控制,是书家成熟技法的体现,也是书家用笔成熟的体现。

笔墨的精深与否,往往关系到书作能否深入耐看而经得起推敲。笔墨自然起迄而成的墨色变化,处置得当也有平衡通篇布局的功效,具有无法而法的天趣。以娴熟的笔墨功夫作浪漫的情感挥洒,具有童心未泯、青春常在的活力,抑或从中体现出某种闲适之情,也算是一种高品位的写意写心,由此也就脱离了形而下的技法的卖弄,笔墨成为一种抽象的情绪化代言。

笔法与墨法的互变互补。相得益彰,往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其表现手法多见于画家书法中,通常是以湿润的长锋笔尖蘸墨,一挥而下由浓及淡清新自然。从其笔法墨色的变化中,不难想象书写中的起迄过程灯的笔顺,以及其间的激情冲动。所谓的表现心绪也常常流露于此。

笔势愈强,墨色层次愈丰富。善书者为了保持笔笔相连、上下贯通、笔势不断,通过毛笔的正侧起倒即调锋,蘸上一笔墨汁后能连续书写数字甚至十几字,越到后来,笔中的含墨量越来越少,墨色变得越来越枯,因此墨色层次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速度与下笔的轻重也会造成墨色的变化:用笔越重,墨色越深,用笔越轻,墨色越淡。速度慢,墨色深,速度快,墨色淡。

此外在一画的回锋与两笔的交汇处因运笔的重叠也会造成浓淡相间的墨色变化。

丰富的墨色变化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笔势。

墨色变化最能体现笔墨之趣。

枯墨处,笔要下到根部,线条亦不觉得重。此时行笔须缓,以提高线条质量。

书法用纸的一点看法

书法用纸,最好不要拼接,写多长的字,则用多长的纸。装裱用纸亦然。取灯于作品背部,拼接者则一目了然矣。画面拼接,则书写时有投机取巧的感觉,书写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当代高手之作,则尽量不要拼接。

书法用纸,最好不要用色宣,因为色宣对墨色、水的反映不够强烈,看起来显得平了,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作品。再则,一般的色宣纸质较差,很难保管到50年以上,即使书家的水平极高,但100年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他的作品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书法用纸,最好是用上好的白宣,如:红星。黑与白的对比是最强烈的,书写的效果最佳,这样可以让书家的水准原质原味地展示出来,而且这样的作品可以保存在1000年以上,惠及后人,何乐而不为。

从我做起,也从你做起。留一点东西给我们的后人。

书法的章法

书法章法如排兵布阵,要自然生动、法无定法。古代兵家布阵云: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回还相生,如环之无端。谋划章法当以正师取势,而以偏师制奇,二者互动方可成为造险救险之胜况。故书法中,正是主体,奇则是建立在正的基础上的,只有奇正相生,才能使书法回归到自然的环境中去。所谓自然而不失平淡、奇崛而不失怪异的艺术理数,当视作书法创作的一种境界,一种寓深刻于平淡之中的文人气质。

章法要聚散有致,收放相间,分分合合。凸现其中之变化,不规则之中显示极高层次的视觉美趣。

书法之大坏

书法之大坏,从唐法始。唐人注重线条头尾,增强了线条之起伏,线条不古,且严重影响了行书、草书的书写速度,故唐以后草书大家少见。故学书应从唐以前入手。书法之再坏,则从清始,清弃帖学碑,而魏碑行笔少流动,故大坏。

书法章法的安排

书法的章法是在安排变化中产生的。没有不经过安排的书法作品,只是高手安排得不露痕迹,让人觉得浑然天成、鬼斧神工、无一不妥。

书法章法安排要考虑得周到而完备,尽可能地把能考虑到的所有细节都考虑到。所书的内容要熟读,能背,并理解其中的意境,并将其融入其中。要考虑在何处出现画眼、破立,画眼的存在是否成立,大破处的字形是否存在长的线条,长线条要安排到多长、多粗,长线条的角度是否与全篇相符。要考虑到全篇的留白处。每一行要安排多少个字,行中含有几个字形分组连缀,分组法是否存在动力系统、连接线的同异,行与行间的组合的长短、分组的方式要求要不尽相同。组合与组合之间的连接关系。字形在其中的变化是否相符。几个重墨在何处,关系何如,每个墨点的大小、长短要求不尽相同,每一笔所蘸的墨要多少,能写几个字,到何处开始出现淡墨,都必须要非常的清楚。

只有把所有该考虑到的因素都考虑到了,那么一件书作的底稿应该说是完成了,传世杰作的出现就只有靠灵感的安排、上天的安排了。

书法之理在于变

书法之理,全在一个“变”字。书法一直都在变,书法之变,沿艺术性、实用性两条路进行发展。变,则是书法生命的象征,使书法艺术获得前所未有的活力。实用性的发展,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魏碑、楷书、馆阁体直到美术字,字形越变越方,简洁、易识、方整成为实用的标准。而艺术性的发展,由篆书至草书、由隶书至章草至草书,艺术性越来越强,字的排列逐步由直线趋向流线、字形由方至不方,变化是驱动整个书法艺术化的动力源泉。行书是楷书草化的结果,也是艺术性向实用性妥协的结果。

故在书法中,唯有草书是其最高标准,其艺术性最强。

草书是书法之变的终结,而大草则是涵盖了所有“变”的理念,是书法之“王”。

而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由于其实用性的存在,故艺术性略差。

书法艺术要发展,首先要打破其方整的字形,重回到“变”的理念中,才有艺术可谈。艺术才能重新获得生命力。破方成为书法学习的关键。

变,涵盖了:线条、字形、连接、分组、行、通篇、墨色、布白。应该说,所有组成书法的艺术元素都要能变。

变的理念,强调的是互相不同,对比则是变的关键所在。故一件作品中,要求要有强烈的对比,也要有平和的变化。不能一味地强调对比。对比在作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应太大,否则满纸云烟,终究显平。强烈的对比是建立在平静之中的。没有平静的书写,就没有激扬的情绪。

书法的范畴

书法中,章法、结构、笔法、墨法等都属于表层范畴。而字的意蕴,如格调、气息、趣味、韵味都属于深层范畴。表层的东西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而深层的因其复杂性,很难有一定的标准。从深层的角度来说,书法欣赏确实没有一定的标准。一切取决于观赏者的艺术修养和趣味的高低。

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说,深层的东西是书法艺术中最重要的,并且深层的东西都是已经存在了的。俗话说,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个体的差异仅仅表现在修养上。大家所缺的仅仅是通过什么去表现他那种深层的东西。这样一来,反而显得表层的东西来得重要了,要达到理想的彼岸,没有技法这条船是绝对不行的。在当代,展示书法艺术表层的技法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太过缺乏了。自然而然,现在的书法作品则显得乏味、无趣。可以说,现在的书法仅仅停留在书法低层次的范畴,高品位、高品质的书法作品还停留在大家想象之中。这期待着大家去努力。

书法是一门艰难的艺术

书法是一门艰难的艺术。其原因表现在: 1、书法本身的难度:因为书法是凭借汉字的结构与点画表现线条美的艺术,线条是抽象的、难于把握的。线条的厚重、轻快,结构的变形等都是极其困难的。训练是必要的,临帖就是训练所有技法最好的办法。 2、书法理论的混乱和不具体。古代的书法理论互相矛盾灯的笔顺,以及比喻的手法,直接导致初学者困惑,更导致其对书法美学的误解。何为美,何为丑,是当今书法理论的一大课题,解决不好,将导致书法的误读。 3、书法的学习,在未达到下一个层次时,是无法读懂下一个层次的,故每一个层次的突破都是非常的困难,每一个突破都意味着推翻前面所知的理论,高层次的理论包涵着低层次的一切,所有低层次的理论只是高层次的一个特例而已。 4、书法理论的突破,都意味着书法美学的上升。只有欣赏的提高,才能带动整体书法理论的再创造,才有书法创作可言。否则,都是无谓的重复。 5、书法是写心的艺术,与每一个书法创作者的修养息息相关,与其对待生活的态度息息相关。书法艺术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永远都谈不上书法艺术,永远都是低级的书写。 解决好以上几个问题,将是当代书法中的福音,将为当代书法带来强大的生机。

书法审美的理解

书法的审美不仅包涵着具像的概念:线条、结构、章法、墨色,还包涵着大量唯心的概念:格调、气息、趣味、韵味等。所有唯心的东西对于每一个书法家来说,几乎都是很难改变的,一切都有如书家的脾气、个性一般。但是,所有具像的东西却是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而得到本质的改变。当然每一个具像概念中的线条、结构、章法、墨色的改变,都将使整个书法作品的唯心部分也得到改变,作品于是被技法所强调。唯心部分将通过技法的提高而更具有感染力。

书法的审美是建立在大量具像概念:线条、结构、章法、墨色的技法上唯心概念:格调、气息、趣味、韵味的展示。

书法艺术的理解

如果说书法是写字的法则、方法、写法、技法,那么可以说书法并不是艺术,只能说是写字,太多的书法家都有很好的技法,但他们都仅仅沉浸在技法的表现之中,失去了自我,“我”在书法中的地位没有很好地凸显出来,这样的作品终究只能说是高档的俗品,只能说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古人称书法为书道,可以说比较贴近艺术;书法应该理解为写字的心法,惟有如此书法才真正地展示其艺术的魅力,书法才与创造者融为一体,书法才真正地具备其艺术的活力。所有为世人称颂的作品,都必须是书家创作时的心态的表现,心态是书法作品的灵魂。

书法大师的时代

当今是一个会产生真正的书法大师的时代。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大量的职业书法家的出现,书法艺术人才将不再是问题。

随着彩色印刷业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通过图书、网络图片的展示,大量古代书家的优秀作品,被原质原味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古人要通过数年时间才能得到的最佳善本,在今天来说几乎只是几分钟的问题,这将使世人大大缩短学习古人的时间。这样,与古人对话,解读古人已经不存在太大的问题,所有古代书法技术性的细节都将在这个时代被破解。

大量的书法交流活动,将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很好的学习机会,并且真正指导学习书法、书法创作的理念将被逐步地重新建立起来,传统将在这个时代获得真正的生机,书法艺术将揭开他那神秘的面纱。

我们将迎来一个书法大师辈出的时代。

书法结构入门『破方』

汉字的破方之法,可使人登堂入室,谓之入门,而后方可谈章法。

破方,汉字将变得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破方是书法走向艺术的第一步,结构千变万化的汉字将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智果《心成颂》是具体指导汉字破方的基础,全文如下:

回展左肩——头项长者向右展

长舒左足——有脚者向左舒

峻拔一角——字方者抬右角

潜虚半腹——画稍粗于左,右亦须著,远近停匀,递相覆盖,放令右虚

间开间合

隔仰隔覆

回互留放——字有捺、撇者,不可并放

交互垂缩——两竖画要一垂一缩

繁则减除——笔画多的字可以酌情减少一点一画

疏则补续——笔画少的字可以适当增加一点一画

分若相背

合若对目

孤单必大——一点一画都是独立的

重并乃促

以侧映斜——撇为斜,捺为侧

以斜附曲——用撇附横折、竖折、撇点

精通一字,功归自得盈虚——向背、仰覆、垂缩、回互不失也

统视连行,妙再相承起伏——行行皆相映带,联属而不背违也。

示例请看:

破方后的结果1

灯的笔顺_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_及的笔顺的笔顺

及的笔顺的笔顺_灯的笔顺_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

及的笔顺的笔顺_灯的笔顺_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

灯的笔顺_及的笔顺的笔顺_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

及的笔顺的笔顺_灯的笔顺_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

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_及的笔顺的笔顺_灯的笔顺

破方后的结果2

及的笔顺的笔顺_灯的笔顺_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

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_灯的笔顺_及的笔顺的笔顺

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_及的笔顺的笔顺_灯的笔顺

灯的笔顺_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_及的笔顺的笔顺

灯的笔顺_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_及的笔顺的笔顺

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_及的笔顺的笔顺_灯的笔顺

破方后的结果3

灯的笔顺_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_及的笔顺的笔顺

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_及的笔顺的笔顺_灯的笔顺

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_灯的笔顺_及的笔顺的笔顺

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_灯的笔顺_及的笔顺的笔顺

及的笔顺的笔顺_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_灯的笔顺

灯的笔顺_及的笔顺的笔顺_比的笔顺怎么写的笔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