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一首名诗《乌衣巷》让金陵的乌衣巷声誉日隆、驰名遐迩,尤其是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成为经典名句。
乌衣巷,巷名始于三国东吴,以吴驻军身着玄甲,俗称乌衣营而得名。东晋大臣王导、谢安,书圣王羲之、山水诗鼻祖谢灵运、谢朓等大家曾居于此。
王谢是六朝时期名门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合称,后来成为显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词。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是王导,谢家是谢安。
王导(276年~339年),出身琅琊王氏,琅琊郡临沂[yí]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开国元勋,政治家、书法家。
晋元帝司马睿为世袭琅琊王时,就和王导关系友善亲密,二人年龄相仿,融洽得如同挚友。今天我们818王导是怎样帮助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的。
永嘉元年九月,在朝中执政的东海王司马越任命安东将军、琅琊王司马睿渡江进驻建康(原名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随司马睿一同渡江的,还有安东司马王导。
江东地区早在晋武帝太康元年就纳入西晋版图,但一直未解决好“吴人不附”的问题。司马睿到建康之前,就刚发生一起叛乱。当时正值八王之乱的后期,列王纷争,洛阳朝廷已完全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广陵相陈敏利用江东与中原朝廷之间通信阻隔这一有利条件,假传圣旨,任命自己为扬州刺史,并趁机占据了江州,其统治范围基本上已经囊括东吴早期的地域。但是,这种外来政权无法取得当地地方豪强的支持,这些豪强的代表人物就是顾荣。顾荣是东吴第二任宰相顾雍的孙子,东吴灭亡后,曾入洛阳在朝中任职,后来因为中原大乱而辞官回乡。其显赫的身世,及在洛阳任职的经历,让他成为吴地豪强的代表人物,但陈敏却跟他们处理不好关系,本想安抚,任命顾荣官职,但顾荣根本就看不上陈敏这种出身,最终,顾荣起兵击败了陈敏。
当时“吴人”同样不认同司马睿政权,以至于“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意思是司马睿到了建康一个多月,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没一个人去拜见他。为打破这一不利的政治局面,王导为司马睿制定了基本执政方针,即“谦以接士、俭以足用,以清静为政,抚绥[suí]新旧。”其中最重要的两点,一是“清净为政”,就是尽可能不打破、不挑战现有的利益格局。二是“抚绥新旧”,“新”指不断南下的中原士人,因永嘉战乱,洛阳已化为一片废墟,中原大族开始大规模南渡,史称“永嘉南奔”,王导审时度势,让司马睿为大量南下的士人移居江东提供各种便利,以笼络人心;“旧”指江东“吴人”势力。在这期间,王导因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才能,被誉为“江左管夷吾”。管夷吾就是管仲,这个比喻,除了赞扬王导才能出众,能匡济时事外,另一层意思,就是把司马睿比喻成了齐小白齐桓公。不过司马睿当时确实名位不显,也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和称霸东吴的孙权根本无可比性,否则也可以给趾高气扬的地方势力一点color to see see.
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被江南地方豪强和自中原南下的北方士族拥立为晋皇帝,是为晋元帝。为了区分司马炎建立的晋朝,历史上把司马睿统治时期称为东晋。
可以说,没有王导,就没有东晋。因为和其它通过武力征服建立王朝的朝代不同,东晋是通过多方利益妥协之后,在各方势力均衡中建立起来的一个虚弱朝廷,而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王导。为了得到江东势力的支持,王导可谓费尽心思。身为中原顶级士族,竟然刻意学习说吴地方言,要知道,在当时的语境下,吴地方言属于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俚语。王导行政,也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安定省事为主,这些都是为了得到江东势力的支持而不得不做出的让步和妥协。
王导这种巨大资源整合能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大家都在组织中呆过,应有感触。作为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负责人,最重要的就是领导能力,要将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合力。相反,如果一个人呆在一个组织,时刻想到的是一己之私利,动不动就去革他人的命,抢别人的奶酪,那会显得狭隘、格局太小、攻击性太强,这种人更适合于唱独角戏。
琅琊王氏真是才人辈出,大家非常熟悉的“书圣”王羲之就是王导的侄子,其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说到王羲之,就8个有趣的故事,出自《世说新语 雅量》:郗[xī]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思,乃是逸少(王羲之),因嫁女与焉。
这里的郗太傅就是郗鉴,和东晋丞相王导是好朋友,想遣门生去王氏子弟中挑选女婿。王导说,你去东厢,随意挑吧。王家子弟一听有信使来,都竭力保持庄重,显得不自然。只有王羲之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的样子。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随后就将女儿嫁给了他。这就是成语“东床快婿”的由来。
王献之与其父亲王羲之合称“二王”, 是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yù]女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王献之以草书、行书闻名于世,在楷书和隶书也有所造诣,比较出名的书法作品有《中秋贴》。
六朝时期另一大望族是陈郡谢家。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政治家。谢安自少屡辞辟命,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后来谢氏家族在朝中之人都已逝去,他才东山再起,去朝中任职,这也是成语“东山再起”的由来。
毛泽东对谢安评价比较高,称他文韬武略,又机智又沉着,淝水之战立了大功,拖住桓温也立了大功,两次大功是对维护统一的贡献。
下面我们就来818谢安在历史上比较有名气的两次大功,一是不动声色地挫败了桓温篡位意图;二是著名的淝水之战。
宁康元年(373年),简文帝司马昱死后,孝武帝司马曜刚刚即位,大司马桓温便调兵遣将进驻到新亭(京城建康的近效),说要朝见当今天子。当时,建康城里一片恐慌,大家都认为这次桓温不但要废黜幼主,还要诛杀王坦之和谢安。太后命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王坦之非常害怕,谢安却神色不变,说:“晋室的存亡,就取决于此行。”
桓温抵达后,百官夹道叩拜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思,而桓温却部署重兵把守,接待百官,众人都惊慌失色,唯独谢安从容就座,和桓温谈笑风生。当然,谢安也比较警觉,当察觉到墙壁后面埋伏了人后,就对桓温说:“诸侯有道,守卫在四邻,明公又何须在壁后藏人呢?”桓温未料到谢安这么处变不惊,在危险的境地,还能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谈笑自如,不由得心生几分忌惮,反倒有了点敬畏,只得笑着说:“这在军中已经成为了习惯,恐怕有突然的事变,不得不防。”于是就命令左右让伏兵撤走。最后,由于谢安的机智和镇定,桓温始终没敢对二人下手。谢安就凭着这种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的惊人的心理素质,成功挫败了桓温篡位的意图。
淝水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公元383年,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国君苻坚,从长安出兵87万大军,向南方东晋发起进攻。当时主持东晋朝政的谢安临危不乱,处置有序,命人率晋军8万抵御秦军,最后于淝水(今淝河,在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当时晋军驻扎在八公山边,秦军驻扎在对岸的寿阳。
苻坚和其将领登上寿阳城,见对岸的晋军排列有序,又见八公山的草木动摇,以为都是晋兵,便面有惧色。其实,八公山上哪里有晋军,不过是苻坚心虚眼花,把山上的草木看成晋兵了,这就是成语草木皆兵的由来。苻坚真以为遇到了劲敌,就下令“严加防守,无令勿战!”
晋军将领谢玄担心拖延下去,会对自己不利,就心生一计。他派人给秦军送去一封信,意思是秦军已经深入晋国的阵地,如果真想打仗,就要秦军往后撤一点,腾出一块地方,让晋军渡过淝水后一决雌雄。先秦的将领认为应该阻止晋军渡水登岸。但苻坚却认为这是绝好的战机,计划等晋军渡过一半时,用骑兵攻击晋军。
晋军在得到回复后,整顿人马,准备渡河。同时,苻坚一声令下,秦军开始撤退,按照原计划,是只撤退出一个阵地就回过头来总攻。没料到许多秦兵本来就厌恶战争,加上有点害怕晋军,一听到撤退的命令,撒腿就跑,再也不想停下来。秦军一溃千里,晋军趁机大喊“秦兵败了,秦兵败了!”秦军只当真的败了,争相逃命,晋军趁势飞快渡过淝水,向秦军猛攻。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先秦士兵,一路上听到风声和空中的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晋追军的杀喊声,吓得不敢停下来,这就是成语“风声鹤唳”的由来。最后是晋军大败秦军。
晋军收复寿阳后,派人往建康送捷报,当时谢安正与客人下棋,看完捷报,他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一旁,继续下棋。客人知道是捷报,就问“敢问老丞相,战况如何?”谢安平心静气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
谢安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和他那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难怪李白用诗句“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明志,表达自己的抱负,意思在国难当头,希望自己能像谢安一样从容镇静地为国破敌除患。
陈郡谢氏名人,除了谢安,还有谢道韫[yùn]及世称“大谢”的谢灵运和“小谢”谢朓。
谢道韫,东晋时期诗人,宰相谢安的侄女,书圣王羲之的儿媳。有一次恰逢下雪,谢安兴致大起,便指着洋洋洒洒的白雪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谢郎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而谢道韫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将飞雪比喻成柳絮,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典故“咏絮之才”。也因此,她与汉代的班昭(东汉史学家)、蔡琰[yǎn]( 蔡文姬, 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yōng]之女)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而“咏絮之才”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是谢安的堂重孙,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作品 ,如《 登池上楼 》、《入彭蠡湖口》。
谢朓[tiǎo]是谢安的堂曾孙,也是中国著名山水诗人。梁武帝说:“不读谢朓诗,三日觉口臭。”李白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写道:“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诗中谢玄晖即谢脁。
王谢的人生,是文人心目中理想的典范:既能成就一番丰功伟业,亦不失自己的真性情;既能在艰难险阻中匡扶国家,亦不用行卑躬屈膝之事。
“燕子归来寻旧垒,王谢堂前。”燕子年年回来,在老地方筑窝,对燕子来说,还是从前王谢家的那个窝,但房子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从玄衣的士兵到王谢的子弟,再到唐朝平民百姓。而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是成为了咏叹这种历史盛衰感的千古绝唱。
PS:花了点时间,把这些知识点梳理清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中提到了成语东山再起、东床快婿、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由来。而中国诗词大会也喜欢出与此相关的题目,例如谢安和谢道韫是什么关系(伯伯和侄女)?蔡邕和蔡琰是什么关系(父女)?典故“咏絮之才”和谁相关(谢道韫)?李白诗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中的谢指谁(谢灵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