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一块大洋值多少钱_民国时期的大洋_一块大洋在民国相当于多少钱

民国时期一片海洋能买多少东西,可能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现在用人民币买东西。 在古代,我们用的是金银。 民国时期,我们用的是银元。 民间俗称“洋”。

银元起源于15世纪,首先在欧洲铸造,大约在明代流入中国。 清朝时期,清政府引进外国造币机,仿制西方银币样式,正式开启了银元流通的历史。

民国一块大洋值多少钱_民国时期的大洋_一块大洋在民国相当于多少钱

民国时期的银元种类繁多,如印有袁世凯头像的“袁大头”; “孙大头”,印有孙中山头像; 在墨西哥,“Eagle Ocean”印有鹰和蛇两种动物; 在英国,“湛阳”印有英国女神,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也有“浩阳”、“长阳”铸字。

这些海洋虽然形状各异,但重量都在七分二钱左右,含银量在六分五分左右一块大洋在民国相当于多少钱,购买力都差不多。 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用一张“袁大头”和其他银元购买的东西数量相近。

一块大洋在民国相当于多少钱_民国一块大洋值多少钱_民国时期的大洋

那么,民国时期,一片大洋能买多少钱呢?

1912年的北京,一片大洋可以买60斤普通大米,也可以养6个人去东来顺吃一顿羊肉火锅。

1914年的上海,一片大洋可以买44斤大米,也可以供5个人去一家中档的西餐厅吃一顿西餐。

1931年春天的广州郊区,一片海可以买25斤大米或20斤豆子。

一块大洋在民国相当于多少钱_民国一块大洋值多少钱_民国时期的大洋

20、30年代,上海工商业比较发达。 上海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大概在20银元左右,非常可观。 一名护士的月薪可达50银元。 可谓是生活得相当滋润。 、医生、记者、作家、律师、大学教授,个人月收入一两百元,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鲁迅、胡适等文豪的收入就不用多说了一块大洋在民国相当于多少钱,他们平均每月稿费上千元。

民国一块大洋值多少钱_民国时期的大洋_一块大洋在民国相当于多少钱

在 20 年代,北京的一个四口之家每年在食物上花费大约 13 个大洋。

在那个时候,如果一个普通家庭的月收入在10大洋左右,就已经算是贫困户了。 在20、30年代,一银元还能买16斤大米、四五斤猪肉、六尺棉布、120个鸡蛋。

民国时期的大洋_一块大洋在民国相当于多少钱_民国一块大洋值多少钱

在广州,如果朋友来请客吃饭,一桌酒席大概要10-20大洋。 如果只喝茶,会便宜一些。 一杯低档的茶大约要0.05大洋,好一点的。 一杯茶要0.2大洋,情侣之间看一场电影才0.5大洋左右。

民国时期的大洋_一块大洋在民国相当于多少钱_民国一块大洋值多少钱

一片海洋在农村比在城市更有价值。 在城里,一担大米可能要两三块钱,但在农村,一块钱就能买到,五块钱就能买一头大水牛,还是很值钱的。 综上所述,一片海洋大致相当于现在200元左右的购买力。 亲爱的网友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