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祀日或踏青节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是仲春遇晚春之时。
二、四节气与太阳坐标密切相关。 清明节,太阳到达黄经15度,因为最后一个节气“春分”是太阳移到黄经0度的时候,中分时昼夜相同。
清明节一般定在公历每年的4月5日。 从节气交接时间来看,清明节并不固定在某一天,而是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化,以4月5日最为常见。
清明节前后,正是冬转春、万物复苏、百花盛放、大自然生机勃勃之时。 因此,清明节是外出踏青的好时机,也是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日子。
自古以来,清明节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中非常重要的一天。 在这一天,人们祭奠已故的亲人,寄托思念之情,因此心情十分凄凉,正如杜甫在《清明》诗中所描写的“路人欲死其魂”。
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扫墓祭祖是人文文化,外出踏青赏花赏春是自然文化。 因此,清明节结合了自然和人文的内涵。
►在中国,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的法定节日
2008年起,清明节正式成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法定节假日。 每年清明节休息一天。
现在清明节也是一年中的一个小长假。 人们会结伴外出,踏青赏花,或返乡祭祖。 今年的清明节假期没有连续周末,只有一天假期,你有什么打算?
►2023年清明节不一般,19后还有一次
据说2023年的清明节不一般。 与往年有何不同? 所谓不寻常,就是今年是双春恰逢闰二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春年。 恰好今年4月5日的清明节是农历二月十五。
查看日历,您会发现这种情况每 19 年发生一次。 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在2004年,今年2023年正好是19年,下一次类似的情况会在2042年。
这19年的规律,与阳历和阴历的重叠规律是一样的。 例如,我们在阳历和阴历的生日很可能每 19 年重合一次。 有时因为出生月份遇到闰月,会有1-2天。 错误。
出生时的阳历和阴历,从第二年开始,两个日期错开,直到你19岁,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的生日阳历和阴历又重合了,以此类推38岁,57岁也是这样。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规则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19年的自然规律不变,2023年后的2042年“双春闰二”会反复出现,那么19年后的2061年是否也一样呢?
查看万年历,你会发现2061年是双春,而不是闰二月。 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也就是农历3月14日。
巧合的是,2061年是闰月三月三日是什么节日,而清明节属于正月初一,所以清明节不像2023年和2042年那样是农历闰月。
人类千年文化传承,星辰更替日夜更替。 万物的存在和变化自然有规律可循。 如果细心的话三月三日是什么节日,你会发现,这样的法则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接受变化的存在。 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这些深奥而神秘的自然现象。
►闰月的出现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有关
小学数学学过农历闰月4年一次,不是实际的4年,是4年。 比如最后一个闰月发生在2020年4月,到2023年2月,按一年365天算实际上是3年,但按年算也可以说是4年。
所谓“闰月”,就是今年的农历多了一个月,也就是多了13个月。 为什么会有闰月? 从科学论证来看,闰月的出现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有关。
我们都认为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但准确的时间是365.24天。 相当于每年多了0.24天,所以每4年就有4个0.24加起来差不多一天。
为了使历法与农历和万物生长的规律相一致,中国农历每四年出现一个闰月,以填补前三年的多余时间。
►“闰二月”出现在2023年,全年农历384天
通常,农历正常年份的12个月有354天。 很多时候,农历一个月只有28、29天,比公历全年365天少了11天。
这样,3年就是33天,1个多月。 多出的33天以闰月的形式填补了阳历和阴历之间的空档,以维持一年四季的正常规律,所以闰月每4年出现一次。
2023年公历有两个农历二月,全年农历13个月有384天,比平年354天多了整整30天,填补了上一个闰年2020年到展示。
由于闰月的年份是农历13个月,二十四节气每15天一个,12个月正好有24个。 13个月自然不止一个,这样“立春”就分别出现在年初和年末。 今年是双春。
正如2023年的立春是正月十四,腊月二十五又是一个立春,“双春年”的出现。
因此,农历中出现的“双春”节气现象与闰月是相辅相成的。 有自然法则可以逃避,有科学证据可以支持。 无怪论,更无吉兆或凶兆。
►2023年清明节有什么“不寻常”?
也许你会问这有什么奇怪的,无论农历4月5日是哪一天,春天总是一样的,也不影响上坟祭祖,更不用说外出探亲了。踏青。
外出郊游,只要天气晴朗,选择哪一天出行都无所谓。 然而,2023年清明节上坟祭祖的习俗在民间流传甚广。
►2023年双春恰逢闰二月,民间有“闰月清明不上坟”之说
2023年的“双春”是指一年中有两个“立春”节气,恰逢闰二月,即多了一个农历二月。 一直以来,这个多出来的二月都被认为是一个“虚月”。 月亮”。
清明节上坟祭祖的习俗主题,是中隐传统“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我们不忘祖先的恩德,所以每逢清明节,我们都会去祭祀和缅怀他们。 一个人连祖宗都忘记了,何谈孝道仁义?
中国传统的“孝”文化传承了几千年。 这是一件非常隆重、庄严的事情,是祖辈们传承下来的精神食粮。 清明节既然强调“孝”文化,那里面肯定没有“虚”的成分。
于是,民间就有了“闰月清明不上坟”的说法。 根据民间习俗和传言,今年4月5日恰好是农历二月十五,所以清明二月是不能上坟祭祖的。
此外,闰月不宜破土动工、结婚、吵架等。 总之,在这个飞跃的2月,所有计划好的大事都可以搁置,或提前安排,或延后安排。
尤其是清明节,我们要破土动工修祖坟,还得再等一会。 今年的清明节与往年不同。 既然清明节上坟祭祖是中国传统的“孝”文化,那么还是要遵从先人留下的祖训。
►古语有“十年难得二月”,为什么说闰月清明要提前上坟呢?
19年一遇的“双春年”,不一定总是在二月。 只有闰二月的时候,清明节才有可能出现在闰月,所以遇到这样的巧合,古人会认为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闰月是一个额外的月份。 前面说过,这个“月”是假的,不是真的,还有一种说法是“重复”。 所以民间才有闰月上坟会“重丧”的说法,即多次丧葬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久而久之就有闰月不上坟的说法。月。
俗话说“早清明晚十一”,除清明节外,还可以选择其他时间祭祖扫墓。 一年中有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三大鬼节”,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适合祭祖的日子。
七月中元节等其他传统祭祀和纪念日也会出现“大孝”之说。 闰七月严禁进行祭祀活动,只能在正七月进行。 因此,有2023年清明节扫墓要提前的说法。
►在2023年这个“不同寻常”的清明节,你可以选择提前或推迟扫墓
所谓提前或延迟,就是避开闰月的二十九天。 不能提前,就只能推迟。 这里有一个问题。 很多人会问,如果延期,是不是要等到7月份的中元?
事实上,并非如此。 古时,农历三月初三称为清明,又称三月节。 在传统文化中,三月初三是上泗节,尤其是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原著《新白娘子传奇》中也提到:“3月3日是清明,清明时节多雨,若有缘相逢千里,必到西湖高处”
电视剧中也有这样一幕,观世音菩萨为她开示寻找千百年来的救世主。 3月3日,白素贞就这样在西湖边遇见了前去扫墓的许仙。
2023年清明节不能上坟,顺延至农历三月初三。 这一天也是扫墓祭祀的适宜日子。
►清明节是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应科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
清明节的民间习俗和流言虽不无道理,但也不足以引起重视。 鬼神吉凶之说历来是“信则有,不信则无”。
中国传统思想历来遵循天时、地利、人和,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追求和谐。 也是在不断探索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时代变迁,更应该有科学客观的态度,不能盲目听风说雨,小题大做。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大传统节日,清明节上坟祭祖也是流传千年的“孝”规矩。 只要心中有孝心,无论拜多拜少,随时都可以去扫墓祭祖。
如果只是为了心理安慰,迷信求祖保佑,期待“祖坟冒烟”,等待升官发财,这就是临时填鸭,忘记了最重要的还是习俗。
对于2023年的清明闰月,我们应该理性对待,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民俗和谣言。 如果确有忌讳,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或推迟祭祀活动,但千万不要错过清明节外出游玩的好时机。
正如杜甫《清明》诗的最后两句,“请问酒楼何在,花开如春,怎不负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