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9月2日东京某金融机构电子屏显示的日元兑美元汇率信息。(新华社发)
9月以来,日元汇率加速上涨。 继7日日元兑美元突破144创24年新低后,日元汇率14日一度逼近145日元兑美元的整数关口。 分析认为,内外复杂因素叠加导致日元大幅贬值。 日本政府短期内难以找到有效对策,日元仍有贬值空间。
此次日元大幅贬值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与美国和欧洲的利差预期扩大,加剧了卖出日元买入美元和欧元的趋势。 为解决通胀问题,美联储今年采取了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其他许多央行也采取了类似措施。 但日本央行按兵不动,继续维持超低利率政策。
9月8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在卡托研究所举行的货币政策研讨会时,讲话继续带有浓厚的抑制通胀色彩,称“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对抗通胀”,“美联储必须完成并继续履行通胀相关责任”“通胀超标时间越长,风险越大”。 再次显示出加息抑制通胀的坚定决心。 欧洲央行也在9月8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为防止通胀,决定加息创纪录的75个基点。 欧美加息持续为日元贬值创造空间。 尤其是在美国劳工部9月13日公布的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高于预期后,外界普遍担心美联储会更加激进地加息,从而导致美元走强,而9月14日日元汇率大幅下跌至1。美元汇率接近144.90日元。
此外,在俄乌冲突背景下,能源价格上涨和日本贸易收支恶化也是日元贬值的重要因素。 由于能源和其他资源高度依赖进口日元跌的原因,企业越来越有必要卖出日元来买入美元。 也有观点认为,由于日元交易方便,流动性好,与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相比,贬值幅度更大。
今年以来,油气价格上涨和日元贬值,严重影响了日本企业和民生。 许多公司无法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价格上,导致运营极其困难。 日本财务省9月15日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由于进口商品价格居高不下,日元大幅贬值,日本已连续13个月出现贸易逆差。 8月,贸易逆差达到2.82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 帝国数据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8月,因日元贬值导致进口成本上升等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企业倒闭的事件有7起,单月数量超过全年2021年。从行业来看,食品、纤维制品、机械零部件制造和批发等行业受日元贬值影响最大。 调查结果显示,约80%的企业切实感受到日元大幅贬值带来的成本增加。 除了燃料和电力成本,多达 20,000 种食品和建筑材料的价格也在上涨。 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居民生活压力急剧增加。 日本总务省数据显示,东京8月CPI为102.4,同比上涨2.6%,为2014年10月以来最大涨幅。
为应对日元贬值趋势,日本财务省、金融厅和央行9月8日在财务省召开三方会议。会后,财务大臣神田雅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担忧:“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我们将准备在外汇市场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这表明日本政府和央行不排除干预外汇市场的态度。 14日,神田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兑美元突然下跌逼近145关口表示:“目前波动剧烈,我很担心关于它。我会不懈地关注趋势,不排除妥善应对的所有选择。”
据日媒报道,为阻止日元继续走低,日本央行于9月14日实施了“汇率检查”,被视为干预外汇市场的准备,虽然比前一步更进一步而不是“口头干预”。 曾对日元起到提振作用,但实际作用微乎其微。 分析认为,市场对日元贬值趋势的判断不会因为央行的协同干预而改变,而就政府而言,也没有使用“将采取果断措施”的强硬表态,所以市场对政府真正干预汇率的信心不足,汇率检查无非是“风雨兼程”。
如果日本政府和央行实施买入日元、卖出美元的外汇干预措施,这将是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1998年以来的首次。 不少日本经济学家认为,实施外汇干预的门槛较高,西方主要国家的汇率干预需要得到美国的同意。 不过,一旦美国批准,势必会形成示范效应日元跌的原因,其他国家或将效仿。 干预汇率的措施不断增多,最终可能会演化为干预汇率的货币升值竞争。
还有人担心,日元的大幅贬值是否会让“亚洲金融风暴”卷土重来。 分析认为,当前日本在亚洲的经济金融影响力较之以往明显下降,中国经济的压舱石作用将为亚洲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国家纷纷增加外汇储备以防止资本外流。本轮日元贬值对亚洲金融市场的影响有限。
在日本央行无意因汇率问题改变金融政策的背景下,日元币值的决定权不再掌握在日本政府手中。 要遏制日元贬值趋势,只能寄希望于美欧加息步伐放缓,世界稳定。 可以预见,未来日元贬值将继续考验日本政府、企业和民众的承压能力。 (经济日报记者陈一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