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全国各地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社区服务行业创业项目,与此同时以众创空间、创业咖啡等为代表的新型孵化器大量涌现。创业社区作为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近年来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地落地开花,形成了一种社交化时代创新创业的新景观,成为以创新创业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园区产城融合进程的新兴力量。
一、创业社区价值解构
创业社区是一个以人与人之间交流为基础的共享创业居住社区,通过提供舒适开放的办公场地,为创业者提供生活、工作、休闲一体化的创业社区服务,以“空间+生活+社交”的模式促进创新资源的富集和灵感的碰撞。让更多不同领域的创业者们享受协同办公的优势,近距离吸收优秀创业经验,同时获得更多与投资者对话的机会。可以说,创业社区兼备居住与社交双重功效,是共享经济浪潮下的新型社交体验方式,是跨界联合的产物,具有跨界融合、开放共享、能力单元协同创新等特点。
创业社区是社交化时代创新创业新载体,为“自组织”下的创业社群培育了一个跨界融合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了创新资源的协同、共享。区别于以空间服务为发展模式的传统孵化器的高度封闭性,创业社区是一个多元主体活跃的创业社交平台,具有典型的社交化特征,并通过创业信息共享维持关系链动态平衡。创业社区的存在让创新基因根植于创业者居住地周围,为创业者在创业初期提供了“全浸”式的服务,让创业者无需远途跋涉,在创业社区就可以找到创业所需的所有资源,让创新从一个个新的idea,形成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果。
创业社区采用联合群租空间形式,最大程度整合空间资源,克服了传统“产城分离”的诸多弊端。传统园区是以空间服务为主的发展模式,园区富集创新资源的功能较为突出,但普遍存在居住区规划不足、产业区城镇化功能不全等问题,居住地与工作地相分离,从而造成产城与居业之间关系的割裂。例如,创新工作者从传统的居住区搭乘交通工具上下班,带来了“潮汐式”交通、“睡城”等社会问题;创业者往来奔波,耗时费力,增加了创业成本。一般意义上的靠近各类产业园区、大学、科研机构等搭建起来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能够聚集大量创新资源,但不具备居住功能。创业社区往往临近园区或创新中心地带,作为创新资源聚集中心,通过在空间节点上链接园区,使创业者节点与其他创业要素节点之间实现高度连接,从而较好地克服“产城分离”问题。
创业社区是“生活+创业”的典型范本,优势资源叠加使创新创业价值成几何级增长。从国内外创业社区运行情况看,创业社区的优质资源吸引许多草根化的创业者入住,对他们来说入住社区即意味着离创业所需的技术、资金、人脉、市场等又更近了一步,即离创业成功又加速前进了一步。另外,一些草根创业者有想法、懂技术,是名副其实的“脑矿”,大量“脑矿”入驻创业社区,便于相互之间随时随地展开讨论,也让社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富矿地带”,多种优势资源叠加往往刺激创新创业活动产生突变效应。
二、创业社区典型案例
案例一:美国洛杉矶1010社区:新型地产实现生活与工作高度融合
美国洛杉矶1010社区是典型的地产商运营模式,其本质是“创业地产+创业元素”组合的新兴地产,侧重创业内部的社交,重点吸引与创意、文化等产业相关的企业入驻,为创业者提供生活、创业所需要的所有软硬件条件,成为全球创业社区界翘楚。
1010社区(1010Wilshire)位于美国洛杉矶威尔夏大道,隶属于亚美迪集团(AmidiGroup)旗下,亚美迪是一家财力雄厚的孵化器型房产集团。1010社区是美国最具典型的创业社区,成功实现了让创业者在“一栋楼里办各种事”,是生活与工作结合的创业社区模式代表。
1010社区根据千禧一代(80后、90后)工作和生活中会需要的各种场景与设备进行设计,主要面向自由职业者、初创公司等提供一体化服务,其目的是使创业者的生活、工作、娱乐融为一体。在居住功能上,向创业者提供如同公寓酒店一样的生活硬件和软件配套,共设有10种不同的类型的套房,可以短期或长期使用,比如卧室、客厅、厨房、有线电视、宽带上网,还可以携带宠物;在工作功能上,提供办公桌、公共办公区、LOFT办公室等办公空间,均为按月出租,并且可以自由使用会议室,能够满足成长中的小微企业、需要迅速扩大的公司、有过渡办公空间需要的公司、需要一个安静工作环境的自由职业者日常所需;不时还会举办创业交流、技能培训等活动,使有着不同经验和技能的创业者更好地碰撞与合作,实现从自己创业到社群创业的转变;因为地处洛杉矶政府所划分的“Live/ Work”用地,如果入住者拥有自己的公司,或者是独立顾问,入住者租金费用则可以抵扣高达67%的税费。在这里办公的公司达到指定要求后,可以享受税费减免;在娱乐功能方面,1010社区提供健身房、BBQ、放映室、游戏厅、屋顶露天游泳池等服务。
由于1010社区整合资源过程中将社交理念融入产品中,社区内部产生了更有韧性的社交关系,入住社区即意味着经创业者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创业所需各种资源和人脉,可以遇到众多创业同行交流创业经验和技能,可更容易获得创业投资,从而围绕该种社交关系产生了更可持续的生态系统。1010社区不但在美国受到创业者的热捧,还吸引了全球创业青年。目前,亚美迪集团已经决定将1010扩建,计划将紧邻1010的一块区域将打造成办公soho。
案例二:You+青年创业社区:营造创业社群让创业苦旅不再孤独
2012年6月,You+青年创业社区创立于广州,是全球第一家为创业者提供专业的集办公、生活、娱乐、交流、咨询、整合、融资于一体的现代化社区平台,凭着“挡风遮雨,有爱陪伴”的经营理念,为青年创业者群体建立起基于诚信的、充满创造力的集办公空间和居住空间的组合式空间,通过资源和产业链整合,强化品牌经营,经过6年运营,目前YOU+社区概念办公空间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大新锐青年的认可。
You+青年创业社区采用全新的社区运营模式,通过整合有创意的租住方式,聚集多元化的青年人群、互补性的创业资源,同时定期推出丰富的社群活动,创造全新的创业环境。进驻You+青年创业社区的团队可享受到独立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共享办公资源,从而将创业者的工作、生活相整合,满足创业者交流、咨询、娱乐、融资等方面的需求。You+青年创业社区在降低创业者在创业初期的综合运营成本的同时,甚至影响了新一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在2014年,You+青年创业社区获得小米董事长雷军一亿元的A轮融资,开始悄然进行全国布局;2015年,You+青年创业社区公寓的房源突破1万间;2016年YOU+青年创业社区与58金融宣布进行战略合作。从2016年12月开始,You+青年创业社区就提出了“YOU+2.0”战略,强调“去公寓化”,开始关注新时代下的人文体验。
目前,You+青年创业社区已实现全国化扩张,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南京、大连、福州等地设立社区,并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You+青年创业社区提供的不仅仅是居住、办公等硬件设施,更是通过将生活与创业所需的各类资源要素进行整合,通过创业人群之间的碰撞,提高社群粘度,挖掘出创新价值,形成了独特的创业文化。目前,You+青年创业社区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公寓行业领导品牌,已经成为创新思想的聚集地、高新技术的孵化园、种子项目的加速器。
案例三:回+双创社区:解决产城分离弊端的新探索
回+双创社区是北京昌平区人民政府为实施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的创新创业集聚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授予的全国首个“双创社区”,也是全国首个“创业与生活”有机结合的双创社区,是一个借助“服务与文化”辐射并覆盖昌平全区的无边界创新创业社区。回+双创社区一期为“回龙观双创社区”,二期为“天通苑双创社区”,通过打造全要素创新创业生态圈,实现了创业者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目前已经吸引千余家创业企业入驻,为全国各类园区解决产城分离难题提供新思路。
北京回龙观地区位于北京市西北五环,行政隶属昌平区,地理接壤海淀区,和中关村软件园相隔不远社区服务行业创业项目,是北京乃至全国最大的聚居区,也是大批码农工程师的居住地,具有超大型居住社区的人口集聚优势。据2015年统计数据,回龙观社区有近40万开发者居住于此,而且18-45岁人群占比70%以上。白天大量居民外出务工,晚上回回龙观睡觉,早晚高峰出行交通拥堵,回龙观成为著名的“睡城”。
2015年11月,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创新创业社区正式成立,并且取名“回+双创社区”,打造“创业与生活相互融合”的社区形式,号召广大早晚上下班通勤耗时费力的工程师程序员“回家创业创新”。回+双创社区在空间规划方面分内外两环,内环为核心区,总规模约16万平。外环为扩展区,总规模约29万平。内环核心区主要产业定位为:互联网+、泛文化创业、现代服务业和智能硬件等;外环扩展区主要定位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大健康、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回+双创社区的青年公寓由昌发展·龙域中心自主品牌运营,龙域中心是一座集智慧办公、创新体验式商业中心、24小时主题商街、教育加速器、青年创业人才公寓为一体的13.8万平米科创产业综合体,提供智慧办公、创新商业、人才公寓、文化社交、民生服务五大功能。创新商业中心约7.6万平方米,包含创新体验式商MAILL总面积5.1万平方米,引进莱纳影院、盒马鲜生等主力商家。同时吸引了腾讯众创空间、乐邦乐成孵化基地、亮中国、团中央青创社区以及500startups等十多家机构入驻。目前,回龙观龙域中心东区带动区域就业人口共计2000余人,入驻企业员工70%左右居住在回龙观区域。西区投入使用后,龙域中心累计带动区域就业人口将达到3000余人,基本实现职住平衡,初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创业”,不但实现了疏解中心城区人口聚集压力,缓解回龙观及周边区域集中出行带来的交通压力,还解决了回龙观地区“有城无业”、“睡城”、早晚人群“潮汐”等问题。
依托回龙观社区高密度、多元化创新人群聚集优势,回+双创社区成功激活了该区域蕴藏的巨大创新潜能,打造出一个集“资本、人才、技术、信息、文化、空间”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圈,让多元创新在这个宜业宜居的社区里蓬勃发展。
三、以创业社区促进园区产城融合的若干建议
2018年7月,天津市出台了《天津市工业园区(集聚区)围城问题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加速工业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创新型、开放型、生态型工业园区,同时也对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市各经济功能区、产业园区布局发展创业社区,不但有助于促进创新创业繁荣发展,加快构建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也有助于通过打造以社交圈、创业圈、生活圈叠加的新型城市空间,有效提升楼宇等空间资源利用效率,为区域产城融合发展探索出新的路子。而目前,在天津地区仅有中国青年创业社区(武清站)等少数创业社区。结合以上梳理分析,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谋划创业社区布局建设:
建议一:加强创新创业社区规划布局,引进市场力量兴建一批创业社区。
传统众创空间,往往需要重新征用土地与楼宇,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创业社区则是在原有地产上发展起来,利用原有闲置或者增量的一些地产物业来进行盘活而做的一些共享空间,例如,在寸土寸金的中关村等科技园区(华清嘉园创业社区)、在距离中关村一定距离的回龙观地区(回+创业社区)发展创业社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城分离问题,克服了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通勤带来的浪费。从目前天津市现有的各类众创空间运行情况看,创业者职住分离,创业者融资困难等问题较为突出。
一是探索实施“商改住”政策,盘活闲置楼宇资源以及商住两用地产,发展一批涵盖长租公寓功能的创业社区;二是积极考察国内You+、C+青年创业社区等运行模式,充分利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力量,在高新区、保税区等居住功能较差、具备发展创业社区基础设施条件的园区内或周边,建议引进You+等创业社区运营主体入津,兴建一批创业社区;三是引导地产开发商积极转型开发创业社区业务,发挥社会资本优势建设创业社区。
建议二:引导有条件的众创空间改变运营模式,积极拓展居住功能,打造成为创业社区。
当前,众创空间“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问题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缺少特色和可持续发展活力。创业社区的存在,让创业者将工作延伸到生活中,通过在特定空间聚集创业者群体,便利创业者随时随地展开讨论。创业社区通过组织俱乐部、每日例会、外邀研讨会等活动,设立相应的创新创业主题,聚集人群与资源。从而让创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社区生活的常态。
一是建议根据市科委关于公布的“天津市众创空间(各区)2017年度绩效评估”结果,在被列为优秀、良好、合格的99个众创空间中,择选出具备增扩居住功能的众创空间,逐步向创业社区发展转变;二是建议引进具备专业顾问辅导能力、能够提供种子资金的、具备提高创业项目提升抗风险能力的专业化创业社区运营团队对创业社区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三是借助产业园区作为创新中心地的优势,围绕新建创业社区设计热带雨林式生态布局,密集布局技术、资金、政策,让创业行为更“社区化”,让创业者入驻即可享受到创业的便利。
建议三:加强区域公共配套服务对创业社区的倾斜支持,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创业生态圈。
创业社区克服了传统创业中心的工作目标的单向性,为成功创业者反哺后来者提供了机会。通过入住创业社区,让业已成功的创业者们获得机会继续接触创业者社交圈子从而获得创业激情;或者是连续创业者往往通过创业社区为后来者们提供经验、资金,从而创造了连续创业、反哺式创业的良性回路。
一是城市或产业园区在进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时,围绕创业社区布局点位进行优先配置,吸引集聚更多便利化、有活力的社会资源,更便利化、专业化的创业工作和居住环境;二是引进或塑造一批明星创业者或创业团队,积极吸引连续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创业,鼓励举办商业模式概念验证、项目投资路演、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创业交流活动,汇集创业成功企业家、专家学者、创投机构等资源,提升对创业青年的吸引力;三是鼓励依托创业社区举办青年创新创业马拉松、训练营等周期性、品牌性活动,打造创业社群交流圈,增强创业者对创业社区的体验感,吸引大学生等草根阶层创新创业,形成可持续的创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