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 云南报道
“不同的地方和乡音云南 创业项目,你仔细聆听,多少次你冒着风雨,奔走于乡间,扶贫手册上倾心写下诺言;多少次你爬山涉水,田间地头都有你的身影,是你指导产业,让百姓有了新的盼头,把温暖送进百姓的心中……”这首诗歌创作者是云南神沐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关琴。
今年9月,马关琴获评云南省脱贫攻坚贡献奖先进个人,她创作了这首诗献给了援滇干部。马关琴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脱贫攻坚里有太多感动的事情,我当时就根据自己所见就写了,都是发自内心。”
从最初一个月只挣40元,到后来仅靠2.5万元贷款创业,最终不仅自己脱贫还带领了老家人民群众共同脱贫,创造出逾千万年收入,马关琴的脱贫致富之路是怎么走通的?援滇干部与马关琴之间又有什么动人故事呢?
贫困户的第一笔创业贷款:2.5万元,只敢用1万元
东川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昆明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是老工业基地、革命老区,也是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国土面积1800多平方公里,自古有“天南铜都”的美称,辖区海拔落差明显,最高4400多米,最低600多米,主城区1300多米,有9个乡镇,全区常住有32万人口,其中10万人口原为贫困户,在2019年宣布脱贫。
1989年,马关琴出生于东川区拖布卡镇的贫困家庭,读小学靠希望工程资助,读初中和中专靠扶贫贷款和勤工俭学。
马关琴告诉记者,她从小的梦想是“保护好家人,改变一家人的生活”。
2007年,马关琴从昆明市农业学校兽医专业毕业,去浙江实习了半年就回到昆明。2008年,她带着爸爸和弟弟到楚雄一家很大的养殖场工作,承包了养鸡场,和6名员工开始创业。
一年下来,赚了人生第一笔钱,她把赚到的8000元全部寄给了母亲。
2009年,20岁的马关琴回到家乡象鼻村准备创业,但因小组公路不通,自来水也还没架通,不具备创业条件,几经周折,到拖布卡镇新店房村茶花箐小组承包了50亩松山开始养鸡。当时手里没有钱,她就找到了镇农经站贷申请小额贷款,拿到2.5万,母亲还把她寄回的8000元又拿给她。虽说贷款2.5万元,但她只敢用1万元,因为贷款是三个月以后就要开始还的,养鸡不可能一下产生收益,所以要预留1.5万元来还款。
同年5月,她建起了两间房子,一间作为脱温室,一间住人,并开始修路。一家四口起早贪黑,花了近两个月,从公路边修了600多米的路,连通到鸡场。因资金有限,最开始她买来小鸡,经过脱温后拉到乡镇集市上去卖。一年下来,她卖出了4万多只脱温鸡。2010年2月,她建起了大棚,开始养殖大鸡。随着鸡场的壮大,鸡舍慢慢增加,鸡的数目也越来越多。
2013年,银行提高了单个户口的贷款数额,马关琴的公司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5年1月,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让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共同发展。就这样,公司通过贷款,一步一步扩大她的鸡场,让自己的创业道路更加宽阔。
在育雏鸡舍,马关琴正在教养殖户观察鸡和日常饲养
防止脱贫群众重新返贫怎么做?上海援滇干部:支持好项目,产业扶贫!
上海普陀区援滇干部、昆明市东川区委常委、副区长季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2019年,东川区经过努力,初步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役。但是,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持,已经脱贫的群众很可能重新返贫。在此背景下,经过调研和论证,援滇干部与东川区、拖布卡镇一起发掘了一条产业扶贫之路,即通过扶持马关琴的茶花土鸡项目,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云南 创业项目,通过调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运用有限的援滇资金,帮助当地实现增收脱贫。
据昆明市东川区委书记胡江辉在今年8月14日举行的昆明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新闻发布会上介绍,6年来,东川区累计整合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0.76亿元,争取社会帮扶资金6.18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提供了最大财力保障。
马关琴的养鸡基地建成后,扶贫效应已经显现:一是通过建档立卡,政府给贫困户每户3000元产业发展资金的方式入股,吸纳东川区拖布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308户1046人增收致富,入社的贫困户2018年预计每户增收不低于300元;二是东川区拖布卡镇13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每村20万元的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采用入股分红的方式投入合作社,2017年每村分红3000元,自2018年起每个村增收20000元,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带动东川区全区范围8237户养鸡致富,每户每年可增收2000元。
发展至今,东川的”茶花土鸡”养殖基地总占地面积130亩,鸡舍建筑面积14600平方米;目前年育雏鸡30万羽,现存栏成鸡10万羽,年出栏成鸡20万羽。
养了鸡如何卖出去?援滇干部:帮忙找资金,帮忙立品牌
随着规模的增大,销售自然成为摆在眼前的问题,援滇干部、镇政府与她一起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销售模式。据季赟介绍,主要的举措有3方面:
一是帮助合作社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一方面引入援滇资金,另一方面帮助合作社争取到了昆明农业银行的低息贷款,有效缓解了现金紧张的问题,从而稳定合作社发展,帮助其实现规模化养殖,进一步提升了合作社的养殖标准和水平。
二是明确产品标准,扩大产品的影响力。根据市场的需求,帮助茶花鸡统一产品的标准,设计包装,注册商标,使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茶花土鸡已注册地方特色品牌“布卡茶花土鸡”商标,并已荣获农业部”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三是开拓多种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每年在昆明、上海的各类展销会上,茶花土鸡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产品,每次试吃现炖都要煮好几锅,往往很快就被顾客一扫而空。同时,茶花鸡还上线电商平台,并与上海融E购、上海普陀区普工英等电商平台合作,把土鸡卖到了全国各地。
援滇干部和马关琴在商讨扶贫产品的外包装方案
“通过探索一条符合市场规律的多样化的销售模式,茶花土鸡已经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源,有效解决了产、销中遇到的一些难点问题。”季赟告诉记者。
马关琴回忆道,有次从东川去上海开展销会。在展销的五天里,援滇干部们随时随地在给他上海的朋友打电话,请他们到现场买农特产,还拉了很商家与东川企业进行合作洽谈,每时每刻在关心洽谈结果。
“无论是在展会中,还是在展会的群里,他们时刻关心着销售情况。我们所有人都更有信心了,农产品背后都是上万的贫困人口增收的希望,让我们充满希望的,正是这样的扶贫干部。”马关琴对记者说。
马关琴告诉记者,她现在不仅带领大伙养鸡,还准备因地制宜养猪。在上海援滇资金的帮助下,马关琴新造了猪场,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分红47.5万元,带动3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9个村488户的易地搬迁户增收。
目前,马关琴已带领当地25000多人增收致富,年销售额达到75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