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宗亲
1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语出汉朝名将霍去病,他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霍去病也青史留名,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
据说这句话当时的语境是:当日霍去病大胜归来,汉武帝要为他建造华屋高舍,霍去病坚辞不就,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武帝大为感动。
2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曹操误杀吕伯奢,大家都骂他“恩将仇报”,这还不止,他杀了人还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但大家看《三国演义》,却写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他杀了人还口出狂言,这就是人们对他误解的一个原因。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和“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概念好像一样,但质量不同,第一句话的人指的是吕伯奢,而第二句却是“天下人”,误杀一人和误杀天下人历史上封狼居胥有几人,性质可不同。
其实曹操也很后悔,他说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和“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口气不同,第二种是狂妄的口气,而第一句则是一种心理安慰。人犯了错,一般心里都说“我没做错,我是对的”,虽然后悔,但心里还是有这种想法,这是很常见的心理现象,那句话只不过是曹操的自我安慰。
3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语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赵匡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他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攻灭了荆南、后蜀等国。974年,他召南唐后主李煜到汴京朝见。李煜担心自己被扣押,就派徐铉到汴京求和。宋太祖直截了当地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因用以为典,常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别人侵占。
4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语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千,不禁发问: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词作作于1925年,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当时作者只有32岁。面对高涨的革命形势,风起云涌的群众运动,作者意气风发,高声呐喊出了激昂慷慨胸怀。
5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从重庆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市,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知识青年报名参军热潮。“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响遍国统区。
6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出自北宋大儒张载,意思是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 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 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四句话精神饱满,感召力强盛。
7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自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对汉宣帝的上书中,原文是甘延寿、陈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反复诵读这一句话,有没有豪气满满,民族自豪感爆棚的赶脚啊!
8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句话,出自《孟子》,意思是,道之所在,纵然千万人阻止我,我也要勇往直前。孟子认为这是一种勇气和气魄,代表一种勇往直前的浩然正气。
坚持自我,坚信自我,铁肩担道义,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此句为第二,当之无愧。
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有大志,也有小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大志,“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而读书”是小志,而当今还有几人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只要你志向坚定,心无旁骛,不乱阵脚,就定能不忘初心,不负平生!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宗族和百家姓文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历史上封狼居胥有几人,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汇聚宗族宗亲,寻宗寻祖寻辈!
传承家族文化,凝聚中国力量!
宗族宗亲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