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颠法师与韩愈

韩愈的简介_简介韩愈的所有的事例_韩愈文选简介

大颠禅师一句话教化韩愈

当时潮州地处南荒,文化未开,大颠禅师道行超迈,深为大众所推崇,韩愈耳闻此地有一高僧,便带着问难的心情去拜访大颠禅师。时值禅师入定坐禅,不好上前问话,因此苦等许久。侍者看出韩愈的不耐烦,遂上前用引磬在禅师耳边敲了三下,轻声对禅师说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韩愈在旁听了侍着的话后,立刻行礼告退,并说:“幸于侍者口边得个消息!”

不久,韩愈再次拜访大颠禅师韩愈的简介,彼此论议往返数次,却仍息不下对佛教的鄙视之心。最后大颠禅师终于忍不住问道:“公自认自己的学问知识能比得上晋朝的佛图澄、姚秦的鸠摩罗什、梁朝的宝志公禅师等人吗?”

韩愈说:“与他们比起来,我自愧不如!”

大颠禅师说:“既然自觉不如他们高明,对于他们的善行懿德,公却不以为然,这是为什么?”

一句话问得韩愈哑口无言,从此一改对佛教的态度,并且和大颠禅师相交甚深。

大颠禅师简介

唐代著名高僧,俗名陈宝通(一说姓杨)。唐开元二十年(732)出生于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祖籍河南省颍川。唐长庆十四年(公元824年)圆寂,终年93岁。大历(766—779)中拜海潮古刹(潮阳市西岩)惠照和尚为师。不久与药山、惟俨同游南岳衡山,参拜石头和尚,悟禅机。贞元初前往龙川罗浮瀑布严禅居。五年(789年)回潮阳,次年创建白牛严寺,七年于塔口山麓幽岭下创建灵山禅院韩愈的简介,弘扬曹溪六世禅风,弟子千余人,自号大颠和尚。大颠幼年好学聪慧,潜心钻研佛学,成为唐代佛教曹溪派系的一代高僧。大颠的影响是颇为深远的,历代对其评议者众。王安石《送潮州吕使君》诗中就十分推崇地说:“有若大颠者,高材能动人。”为他撰传的也不乏其人。民间还流传了不少有关他的法力神功的故事。历代朝廷也对他很为器重。早在长庆二年(882年),唐穆宗就赐额灵山寺为“护国禅寺”。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1]祖籍河南邓州,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2]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2]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3]韩愈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