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略机遇期夯实经济增长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21-2022)在线举行。 多位专家学者探讨疫情反复冲击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复苏与结构调整
2021年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走向常态化的一年。 面对国际疫情蔓延和极端天气影响,我国经济表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 在疫情反复和结构调整的冲击下,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如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1月21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21-2022)在线召开,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经济趋势,分享学术观点。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代表课题组发布了《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1-2022)》。 他表示,明年中国宏观经济将扭转2021年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增速放缓的势头,一方面延续2021年宏观经济复苏的势头和基础,另一方面也将延续2021年宏观经济复苏势头。重新定位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协调体制。 ,以及“十四五”规划的全面实施等因素,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将得到极大缓解。
刘元春介绍,课题组预计2022年全年GDP实际增速将达到5.5%左右,并呈现先低后高的趋势。 预计2022年一季度实际GDP增速将达到5.0%以上,四季度稳定在5.6%。
强调宏观经济结构潜力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炜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面临三大突出战略机遇。 一是以新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进步,将催生新的数字经济产业活动,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
二是以碳达峰和碳中和为主导的绿色转型。 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我国能源结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等都将进行重构,把握绿色转型机遇,将带来全面、系统、深刻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
三是中国超大型市场需求结构升级。 新发展格局下,通过促进共同富裕,促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大力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将带来巨大的消费动能,形成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市场快速升级。结构。
“当然,在看到重大战略机遇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刘伟表示,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经济下行趋势持续,贸易摩擦不断;另一方面,我国内需复苏仍不充分,供给和需求结构仍不平衡,区域分化依然明显,培育国内大循环迫在眉睫。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长期利好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统筹协调各项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做好跨周期调节,增强经济增长后劲,为我国经济平稳回升提供坚实支撑。” 刘伟说。
“与短期宏观政策相比,我们更应该关注结构性潜力的增长动能。”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认为,无论是中国过去的高速增长,还是近几年的中速增长,都比发达国家更重要、更重要。国家。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利率要高得多,这不是由于宏观政策,而是由于结构性潜力。
如何理解结构势? 刘士进解释说,这里所说的结构性潜力,是指中国作为后发经济体在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升级和城镇化等方面的潜力。 “简单来说,中国人均1万美元,发达国家3万美元,美国6万多美元,差距就是我们国家的结构性潜力。”
“过去三十年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长,房地产一直是支柱产业,价格上涨主要是结构性现象,即大都市圈城市群需求旺盛,但其他地方的推动力没有那么强。所以,这些动能在逐渐减少,急需新的动能来弥补,现在是结构势能框架转换的时期。” 刘诗锦说道。
对此,他提出了“1+3+2”结构势能框架。 “1”是指以都市圈为龙头的城市群,为中国经济下一步中高速增长打开经济动能和物理空间。 预计未来五到十年,甚至十五年,该领域提供的经济增长潜力将占到70-80%。
“3”是指实体经济需要补齐基础产业低效、中等收入群体小、基础研发能力弱的“三新短板”。
“2”是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 这不仅是中国的势头,也是全球的势头。 欧盟在谈到疫情后的复苏时提到的两大支柱,就是这两大支柱。 中国在这方面并不弱,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政府与市场关系亟待调整
谈到数字经济,刘世锦表示,要特别关注数字实体经济的概念。
房地产作为投资产品被过度炒作,金融活动过度自循环,信息化和数字化是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是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这样的观点层出不穷,会不会带动本不该发展的金融、数字产业的发展? 经济结论?
“很明显不是!” 刘世锦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 这些具有充分的经验和理论基础的社会共识。
“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有利于提高生产力,那是好的,应该鼓励和支持,反之,则必须质疑。” 提高生产力,不是创造,而是重新分配社会财富。
他还指出,强调发展实体经济,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实体经济,也不是只强调发展物质生产方式。 “我们面临两种不同的实体经济,一种是传统竞争力下降、过剩严重的实体经济,另一种是数字化赋能、生产力大幅提升的新实体经济。我们面临的实体经济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转型数字赋能后,传统实体经济转变为生产力提升的新实体经济。”
关于实体经济数字化,刘世锦强调,首先,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要从消费到生产,从流通到制造,下一步要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转型。 “如果说消费流通数字化只是序幕,那么生产数字化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真正的大戏,能够大幅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
二是实体经济数字化的重心向人工智能转移。 人工智能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体现在工业4.0等无人车间的一些变化上,还可以体现在对宏观经济行业的实时感知和观察,包括一些具体产品的经营状况,尤其是预报。 “如果这些技术得到发展,它们可以显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三是实体经济数字化,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政府要着力制定规则,维护公平竞争,提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引导预期。 具体的技术路线不需要过多介入,因为这个事情不是介入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是需要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过程来解决。 监管要跟上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平衡好与创新的关系。
无独有偶,谈到政府与市场关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验研究所所长李稻葵认为,有必要重新研究“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并且必须把政府变成任何分析。 当代经济活动的中心。
“在城镇化方面,政府的作用极其重要。” 李稻葵说,阻碍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很多地方政府不愿意张开双臂欢迎移民。
“地方政府必须提供公共服务,现在地方政府债务水平这么高,怎么拿出资金来提供公共服务?这么多债务,地方政府难以为继,天天忙着还债怎么可能精彩呢?吸引移民、提供公共服务、改善公共服务呢? 李稻葵表示,地方政府是理性的,必须解决好他们的激励问题。 “
对此,他提出,可以将地方债一次性转为国债,减轻地方政府负担,同时给予地方政府新的激励,集中精力打造新的增长点。
“有两个好处——国债的高信用降低了债务利率,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负担;还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因为很多国际投资者都认可我们的国债,而我们的国债只占GDP 的 20%。大约。” 李稻葵说道。
启动和培育绿色低碳市场
在绿色转型方面,刘世锦首先强调,这个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改变,而是我们自己改变,要努力实现双碳目标,这是不可动摇的。
刘世锦表示,第一,减碳不能单一。 要从中国当前国情出发,坚持减碳、污染减排、绿色发展、增长四位一体协调推进。
二是不能实行减碳。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核心部分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 是减少碳排放,不是降低生产速度和产能,不是在没有绿色技术供给的情况下人为破坏正常情况。 供给和需求的顺序。
三是要更加关注减碳指标,不要放错了地方。 “如果它成为宏观考核和监管的指标,很容易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这是过去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深层次原因之一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应该谨慎使用,少动用行政资源,放开煤炭价格等更加经济、市场化的方式,更有利于激发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内在动力。 他说。
刘世锦认为,在双碳目标确定后,在中国绿色转型是全面绿色转型的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创造条件让市场发挥作用,发挥决定性作用。 特别是要为绿色转型打基础,树立长远眼光。
他举例说,在制度创新方面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一项技术任务就是建立账户、碳账户、生态账户和绿色责任账户。 “台账是确定产权和责任,建账的前提是先做好碳核算和生态核算,核算是绿色转型的基础,无论是行政方式还是市场化方式,都要算清楚账目“前期有一套科学的核算方法,然后才是其他的东西。”
“我觉得这件事很重要也很紧迫,但现在很少有人关注,这是最大的缺憾。” 刘世锦说,在碳核算和生态核算的基础上,建立碳账户和生态账户。 形成碳减排、常规污染物控制、生态修复、经济增长四位一体,各级政府绿色责任,包括市级、区级政府、企业、个人账户,使确定各主体的减排责任。
“产权和责任是通过账户来落实的,人人扫门前的雪,世界就干净了。现在的问题是,有些人不知道自己门前的雪有多大,他们仍然担心别人屋顶上的霜。” 刘世锦强调,要建立责任制,清算清楚。 鼓励地方在这方面积极开展探索创新,通过绿色账户分解国家碳中和目标,使绿色转型有扎实有效的实质性进展。
在这个问题上,李稻葵认为,本质是政府启动和培育绿色低碳市场。
“低碳问题无非是两个思路。目前我们的第一个思路是注重数量,即给每个部门计算一个碳排放量,有了这个量之后,就可以做交易了。”碳市场我们来做吧。另一种思路是价格。各个行业的碳排放量可能不是固定的,但碳的价格是为了让这个市场发挥作用。
李稻葵显然更倾向于后者,“如果煤炭价格定了,钢厂自然会以相对较高的价格购买煤炭或焦炭,随着碳价的上涨,钢材价格也会上涨价格转嫁了,税负也转嫁了。运行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钢材的价格可能会降下来,但是水泥的价格是不会降下来的,因为水泥是不能回收的。所以,水泥厂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生产新鲜水泥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钢厂不一样,一旦钢材价格上涨,二手钢材的价格就会上涨,很多钢厂会回收二手钢材。二手钢进来了,炼钢过程中用碳少了,钢价会下降,之后钢铁工业会发展,钢铁产量会增加,钢材会逐渐替代水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动态的过程。”
“现在开始减碳,我们在动。钢铁要减碳,水泥要减碳,电解铝要减碳。殊不知铜要加,因为电动车要用铜,钢要减碳。”增加,水泥应该减少。是的,谁也想不通。怎么办?启动市场机制,培育市场,国家发改委整顿市场。这是我个人认为正确的政府和市场经济对当前经济运行的指导。” 李稻葵解释道。
(本报记者安宁)
编辑/制作人:张静 审核:田新元 政审:王子良
都来了,走之前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