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召开第十三次党代会、绘制未来发展蓝图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激发奋进力量,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见证这五年”系列报道,生动呈现五年来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历程和奋斗成果,激励全校师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勇毅前行、锐意进取,奋力开拓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续写新时代人才培养“西电现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高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担起的时代重任。
五年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牢牢把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育人要求、牢牢把握“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时代任务,坚定“又红又专”人才培养道路,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不断续写新时代人才培养“西电现象”的新篇章。
坚持强基固本,夯实本科教育基础地位
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
五年来,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动“四个回归”,不断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开展“新时代本科教育大讨论”,变革教育理念,连续五年举办本科教育教学节,大力营造“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重组优化本科生培养管理和服务机构,成立本科生院和住宿式书院,构建了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一体化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开展“新时代本科教育大讨论”,连续五年举办本科教育教学节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五年来,学校按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原则,全面修订专业培养方案,获批14项国家级新工科、新文科项目;面向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发展需要,建立“关停并转”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新增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纳米材料与技术、密码科学与技术等新兴专业,先后获批3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覆盖全校88%的本科生,1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学校全面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统筹制定《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每年立项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35门,开发特色“课程思政案例库”、已有3批共101个优秀案例被投放到案例库,组建“红色西电”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聘任60名教师担任首届专业课程思政首席教授,探索“人工智能+课程思政”,累计获批国家级、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加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出台《公共课程组设置管理规定》,打造“金课”,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25门、省级一流课程55门,70门精品慕课上线国家智慧高教平台。
学校全面加强教材建设,制定教材管理办法和教材建设实施方案,抓实规、编、审、用、督全过程管理,积极培育一流教材。五年来,立项校级教材208项,17部教材获评陕西省优秀教材,在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樊昌信教授主编《通信原理》获一等奖、郝跃教授主编《微电子概论》获二等奖、樊昌信教授获先进个人。
学校3个项目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大奖
学校坚持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把教师岗位教学要求“规范化”,完善教授(含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基本教学制度;强化教学督查,以课程评估、本科教学准入和教学鉴定等制度为基础,加强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实施层次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深化以赛促教,着力提升教师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完善教师教学奖励机制,大力培育教学名师,引导教师重视教学、投入教学,五年来学校新增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新增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高校教学名师9人。
强化特色引领,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流大学要担负的时代重任。
五年来,学校紧扣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发展需要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项目,不断夯实广大学生数理基础和学科基础,加强工程基础训练和科研实践锻炼,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全面统筹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立英才学院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特区,出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轴四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整体规划;秉承“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先后设立教改班、卓越班、信息科学英才班、钱学森班、网络空间安全实验班和图灵班等试点班,构建起层次分明、特色突出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方案,以国家计算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为核心,辐射带动物理学和数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数学信息英才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陕西省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学校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托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围绕教育、实践、孵化三层次,夯实“普及实践层、创新提升层、选苗培优层”递进式双创体系,构建起“一引领、两共识、三体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意—创新—创业”分层次交叉培养机制;连续34年举办“星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平均每年参加比赛学生超1万人,申报作品3000余件;连续八年“互联网+”大赛夺金、三获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连续两年荣获教育部创新创业英才奖、“CCTV中国创业榜样”。
学校连续34年举办“星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学校在历届“互联网+”大赛中取得18金21银的好成绩
聚焦质量内涵,加快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五年来,学校面向电子信息行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紧迫需求,发挥研究生教育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地融合,着力构建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学校作为四所高校代表之一在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学校优化拓展学科布局,完善学位授权体系,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全国首批)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电子信息、机械2个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以及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深化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改革,实施“优秀生源吸引计划”、博士生入学“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弹性计划”等,有效提升生源质量,硕士研究生优质生源比例稳定在65%以上,2022年博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较2018年增长97.9%;完善“思想政治+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学位成果”研究生多元评价体系,引导高质量创新成果产出,五年来获评省级及一级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含提名奖)70篇。
学校促进科教融合,推动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有机衔接,实施电子信息关键领域未来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021年以来获批4个国家急需领域人才培养专项,与相关行业头部企业签署联合培养协议25个;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新机制,入选国家首批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计划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项目,承担4项全国工程教指委重大课题,获批西北地区唯一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3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及全国首个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昆山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开放基地;探索校地融合,深度融入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依托广州研究院、杭州研究院形成研究生培养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新体制、新机制、新举措。
学校举办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工作研讨会
学校连续五届获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最高奖
探索信息赋能,重塑教育教学生态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主题,要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五年来,学校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化、全球性的挑战,准确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坚定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着力打造新时代“人工智能+教育”标杆大学,建成全国第一个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验室,努力当好高校教育数字化战略发展的试验田。
学校建成全国第一个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验室
学校结合电子信息特色,建设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慧教学空间,全校所有教室实现全过程常态化录播,打造3D全息教室、沉浸式互动教室、远程互动教室等88间智慧教室;建设智慧实验室,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实验室资源高效共享,疫情期间全校100%理论课程、55%实验课程实现线上教学;建成“西电智课”资源平台,探索形成物理网络双空间融合、虚拟实体教师双师联动、线上线下教学双向促进的教学新生态,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智能教育环境;扎实推进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工作,承办全国第二届云端教学发展大会,成立eMOOC联盟,牵头教育部“慕课西部行”计划,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十大创新案例,学校进入全国“区块链+教育”“5G+教育”应用试点高校行列,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彰显,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获教育部“教育这十年”新闻发布会等专题推介。
教育部在学校举办“教育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专题推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立足新时代,学校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更加开放和务实的姿态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传承发展“学在西电”优良传统,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努力造就更多又红又专的优秀骨干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党和国家输送更多信息尖兵、强国先锋,不断续写新时代人才培养“西电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