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李斌
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林业专业大有可为,这是东北林业大学二次起航的机遇
推动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需要探索建立新农科建设新范式、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
随着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林业行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越来越多学子积极主动投身林业行业,成为林业发展的后继力量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思琪
伴林而生,因林而强。
建于1952年、由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与东北农学院林学系合并组建的东北林业大学(下称东北林大),是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有两颗林业教育“明珠”——国家森林公园帽儿山实验林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凉水实验林场。
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林业大学之一,东北林大建在东北国有林区腹地,见证了我国林业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进程,为祖国林业事业发展贡献了人才和科技支撑,形成了包括林业知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林产工业体系等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发展体系。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鹦哥岭自然保护区青年团队、环保烈士徐秀娟……建校近70年,东北林大为党为国培养近19万名有“林”品格的人才,他们严以治学、谨以修身,汗洒大地、绿染山河,在保护国家生态环境、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方面,发挥了理论先导、道德示范、技术支撑作用。如何继往开来,在新时代抢抓先机,再续辉煌,《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李斌。
以点带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瞭望》:学校启动“双一流”建设以来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李斌:2017年我们的林业工程和林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这是学校发展的最大优势。目前学校已完成5年建设,马上会出台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
首期“双一流”建设措施主要包括五方面。
一是打造高水平科研人才队伍,形成人才激励机制。近年来,北方高校引才压力大,学校打出“引、培、稳、基”等系列人才政策组合拳,通过成栋英才计划,人才队伍建设进步明显,新增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26人(次),人才培育质量稳步提升。
二是推行基于目标任务的人事机制改革,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分配制度。各个学院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薪酬与任务要求、绩效考核、学术成果挂钩,有没有“帽子”都可以年薪制,极大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整合资源,调整学科结构,破除一些制约学校发展的布局和模式,科研布局更聚焦、更清晰。
四是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彰显度都明显提升。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全国农林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TOP20)中位居首位。研究生培养方面,推出卓越研究生计划,注重内涵建设。
五是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留学生数量处于农林高校前列,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和研究单位开展交流与合作。与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合作成立奥林学院,开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联合人才培养;成立奥林联合研究院,设立智慧林业研究中心、林源化学与材料研究中心,开展科研国际合作和联合博士研究生培养等。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影响力明显提升。
《瞭望》:怎么看“双一流”建设对大学的意义和影响?
李斌:“双一流”建设旨在创新教育体系,打造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真正做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这一重大工程要求大学无论科研教学,还是人才培养,都要服务于中国战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体系。这种创新不是照搬照抄国外模式,而是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高等教育创新体系,包括思政教育体系、评价机制体系等,以此凸显国际影响力,突出学科和学校在国际上的地位。
东北林大有林业工程、林学两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我们正以此点上突破为支撑,实现以点带面——培育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群,同时通过提升总体布局、推动机制改革,带动东北林大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们希望在2035年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目标指引下,提升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推动林业高等教育成为绿色教育提供者、绿色科技推行者、绿色文化引领者,助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 东北林业大学供图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瞭望》:如何理解东北林大“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
李斌:这两句分别取自《中庸》《老子》。
“学参天地”古意为“治大学问者可了解天地间的规律、参悟天地生化不息的进程”,“德合自然”字面含义为道德要符合自然规律,可以释义为治学要努力学习天地间的知识、学问,探索世界奥秘,揭示事物科学规律;不断进取,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林业是艰苦行业,林业人必须有坚毅的品格、忠诚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合作的气度。这是林业给人的启示,也是自然给教育的启示。现阶段,校训精神更融入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引领东北林大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中贡献更大力量。
《瞭望》:怎么看农林人才培养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李斌: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上发生了深刻变革。由高技术支撑的现代化农业,如5G信息化、农林智能化、绿色健康化,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对高等农科教育提出迫切的改革需求。
而当前农林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还不适应。一方面,知识技术体系与现代农林产业要求不匹配,教师与现代产业发展融合度不够,导致学生所学和产业实际有脱节;另一方面,专业越分越细,出口越来越窄,不利于学生打牢基础、挖掘潜力,也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客观上导致有些学生不爱选林科。
随着生态文明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林业行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已有越来越多学子积极主动投身林业行业,成为林业发展的后继力量。环保烈士徐秀娟的侄女徐卓,从东北农业大学转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毕业后回到一家三代奋斗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这样的年轻人是我们需要的,未来我相信会越来越多。
《瞭望》:怎么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
李斌:新农科建设是我们的主要抓手。下一步,学校要探索建立新农科建设新范式、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推动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
一是下好新农科建设先手棋。一方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树立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设置成栋人才实验班林业创新创业项目,持续推进本研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体系,建设辅修专业、微专业,实施通专融合、文理交叉,推进交叉复合人才培养;以“大数据+智慧林业”“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作为交叉突破口,打破固有学科边界,破除原有专业壁垒,推进新工科、新农科融合的一流涉林专业集群建设。
另一方面,深化育人模式改革,明确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定位,强化爱林教育。学校率先提出研究生支林计划,与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等合作,设置支林计划推免专项,依据用人单位需求,学校每年按照推免要求,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优秀学生作为支林计划研究生,支林期满,经考核合格后可在学校攻读硕士学位。
二是夯实新农科建设奠基石。推动科教结合,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推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建设涉林品牌“金课”,加强优势特色专业的高水平教材建设;建设国家级农林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是激活新农科建设动力源。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打造思想政治铸魂育人计划;加强校史校情教育及体美劳教育;发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实施办法的作用,形成“三全育人”大格局。
四是营造新农科建设新生态。深化产教融合育人,加强校地、校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打造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基地;形成课程、实践、竞赛、孵化等多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抢抓“十四五”机遇期
《瞭望》:站在“十四五”开局新起点上,你们如何布局未来五年发展重点?
李斌:我们会重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在前瞻科研方向和解决重大关键问题布局上下功夫,提升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及协同创新能力,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具体而言,在新农科建设中,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主动布局“林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方向;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面向林业行业转型发展需求,优化林学类、林业工程类成栋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新建生物科学拔尖人才成栋班,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强化林中育人,打造林业行业人才培养高地;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从环境治理切入,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城乡环境整治与美丽宜居等方面建立多系统协作、服务振兴地方的新模式。
《瞭望》: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学校有哪些规划?
李斌: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林业专业大有可为,这是东北林大“二次起航”的机遇。
学校将以助力实现碳中和为核心目标林业创新创业项目,统筹规划林草生态系统“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汇聚国内外生态系统碳汇研究专家团队,集中开展林草“碳中和”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研究。
学校正在布局成立“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设置6大研究中心,设计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精准提升工作方案,布局一批涉及碳中和方面的研究项目,研究林草领域碳中和实现路径,研究涉及碳汇产业、生态体系与安全、森林精准经营、林下产业、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大数据与林业智能装备等。同时,探索东北亚区域的碳中和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积极应对国家碳中和科技需求。
《瞭望》:你对学校长远发展有何设想?
李斌:未来,东北林大不会抛弃“林”、放弃“林”,而是要立足“林”、做强“林”、服务“林”、培养“林”,让“林”富有更强生命力。
一是拓展“林”的概念,致力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多学科高水平发展。二是让非“林”专业插上绿色翅膀,践行生态文明,促进地方和行业发展。三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国家培养品德、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