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属于电商的“双12”,已成为移动支付的战场。

而在这场“战争”中,移动支付“后来者”银联的风头,大有盖过微信和支付宝之势。今年双12前夕,除了重磅优惠外,银联携手几十家商业银行发布统一的APP——云闪付。这意味着,银联集齐了各家发卡行的支付场景资源,有了统一的客户经营阵地。业内认为,这将给双雄割据的移动支付战局带来极大变数。

移动支付创业项目_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小微企业_移动支付项目

11月11日,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推出了银行业统一移动支付APP

银联的实力不可小觑。今年6月2日,银联借力云闪付的新功能“二维码支付”打响反击战,让“6.2”与 “双11”、“双12”、“京东618”并列,成为四大全民狂欢消费节日之一。此外,在公交、地铁、高铁、校园这些移动支付的热门场景,银联均已拿下一席之地。

回顾银联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创业史”。银联从2005年涉足移动支付领域,力排阻碍,将NFC支付推向发展正轨。而在二维码支付大行其道的今天,厚积薄发的银联主动求变,借力二维码重新杀回移动支付的“中心战场”。银联,这个NFC支付时代的主角,再次成为二维码支付时代的主角。

移动支付的创业先锋

移动支付曾一度被电信运营商作为一项增值服务推广开来。2002年5月,当时中国移动在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地进行了手机小额支付试验。此后,中国移动还曾对媒体表示,将于年内推出手机小额购物服务。

实际上,在中国移动宣布手机支付业务时间表之时,国内的移动支付市场已暗流涌动。2002年8月,据北方网报道,在广州,只要拥有支持手机支付功能的新版SIK卡并且在任何一家加入金融联的银行开通了账户,就可以使用这种全新支付模式,带着手机去消费了。而在一些网站的业务中,使用手机短信完成支付都已不再新鲜。

不过,鸿蒙初开的移动支付市场要等到另一个关键角色出现,才会发生质的改变。2005年,银联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项目组,负责跟踪、研究NFC的发展。很快在2006年,中国银联便推出一项基于金融IC卡芯片的移动支付方案。

然而,银联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在这里,一个先行者势必要面临重重困难。银联也很快意识到,要推动移动支付,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合作甚至融合是必经的发展阶段,单靠银联或者某一运营商都无法把愿景变成现实的产业。然而,这两大阵营一开始就产生了分歧

当时移动支付分为三大运营商为首的运营商系统,以及以银联为首的金融体系两大阵营,它们亦敌亦友移动支付创业项目,基于各自的优势都想推动自己所掌握的支付技术,而这些技术由于牵动到背后的利益布局,导致双方僵持。

按照中移动的方案,用户只需换卡即可使用移动支付,从手机成本、业务控制角度来说是其作为运营商的最佳选择。但这一技术的最大问题是,中移动方案中的RF-SIM的工作频段与银行、公交等主要行业的POS机不一致。如果大量铺开需要中国移动自己来更换升级POS终端,成本巨大,银联方面也不愿配合。

直到2012年,发改委把技术标准的主导权交给了银联以避免电信运营商跨领域垄断,至此中国银联才成为NFC的主要推动者。

不过,终于拿到NFC主导权的银联此时却感到更大的无力感。因为,以银联一己之力去推动银行、电信运营商、手机服务商等产业链上下游的主体携手共进,并不容易。彼时,虽然银行磁条卡向IC卡的迁移从2005年便提上日程,但由于成本的原因,银行方面并无积极性。同样,受理侧POS的非接改造也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难凭借市场机构之力完成。

银联奔走呼吁,终于在2011年等来央行发布的《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文件宣布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IC卡芯片的迁移工作,同时要求ATM终端和非现金终端进行金融IC卡受理改造。直到此时,NFC的重重障碍才逐渐破解。

技术标准统一了,金融IC卡的普及与POS终端的非接改造也逐年推进。万事俱备,在移动支付之路上遍尝“创业”艰辛的银联终于迎来了真正的机遇,可以大展拳脚了。不过,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却在此时出现了。

二维码超车NFC

2011年的10月,支付宝将推出二维码支付方案的消息甚嚣尘上。支付宝野心勃勃,一心希望通过二维码支付将业务从线上延伸到线下,甚至是在中国开创线下虚拟市场。

二维码的爆发在2013年出现,这一年5月,支付宝与快的打车合作,将二维码支付应用到网约车市场。随后,微信支付也借道滴滴打车杀入。

对于来势汹汹的二维码,银联并不以为然。在当时,二维码支付的逻辑与银联战略南辕北辙。因为坐拥规模庞大的POS机市场,银联战略中的移动支付与POS机牢牢捆绑在一起。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9月,中信银行与中国银联合作开发的“云闪付”正式上线,主打POS支付战略,用户只需一部NFC手机即可使用。据其产品推广书介绍,“云闪付”具有极方便的支付方式和实时交易系统,依靠当下最为先进的POS机支付模式和基于HCE技术的产品构架,可以保证2秒内的顺畅转账支付。

中信银行时任HCE技术首席构架员黄韬曾对媒体透露,2015年,中国银联极为看好“云闪付”支付模式,并认定在未来“云闪付”将引领整个支付行业。再加上央行正式暂停二维码的支付行为,因此银联对前景非常乐观。

银联还是太乐观了。在央行叫停二维码支付不久,支付宝和微信都已悄悄重启二维码支付,并开启了一轮轮的移动支付补贴大战抢攻市场。

此外,银联一直认为NFC支付的便捷性是扫码支付无可比拟的,这也是NFC与二维码支付同台竞争的一大优势。因为在银联看来,二维码支付需要打开APP、调出支付指令、扫码、确认交易的一系列繁琐环节。但实际上,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普遍使用的一款自助扫码的小白盒已能在短短几秒内实现移动支付。

中国网发表的一篇题为《真功夫开通微信支付后鸟枪换炮 大幅提升收银效率》的报道显示,由微信提供的二维码支付小白盒让真功夫的收银效率大幅提高,并使顾客获得了更好的消费体验。

很快,市场的天平向二维码支付倾斜,原本NFC唱主角的移动支付市场,突然画风一转,成了二维码支付的天下。i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5年腾讯的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份额为20%,支付宝的份额为68%。双雄割据,合计占据了88%的市场份额。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同期的市场份额合计为91%。

留给银联的蛋糕似乎不多了。

云闪付的进化

就在市场以为银联会不遗余力发动一场“NFC对决二维码”的支付大战之时,庞大的银联却快速转身,主动求变移动支付创业项目,涉足二维码支付。

实际上,对于银联而言,被支付宝寄予厚望的二维码也并非陌生事物。《经济观察报》曾报道称,国内二维码支付诞生于银联实验室,但却并未最先被普遍应用于银联。

时隔多年,重启二维码支付的银联更加慎重,并不急于将相关二维码产品推入市场,而是棋高一着,从二维码标准上做起文章。2016年12月13日,银联正式发布二维码支付标准,该标准的发布是银联作为银行卡转接清算组织,联合成员机构推广与应用二维码支付的第一步。银联表示,后续还将陆续发布配套的业务规则和产品方案等。

果不其然。2017年5月27日,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宣布,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的二维码产品,持卡人通过银行APP可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京东金融、美团点评等非银机构也宣布加入。

不过,要实现二维码支付落地,终端升级是银联这类倚重POS机的机构无法回避的一道坎。但这一次银联还是下决心迈了过去,迅速向微信支付、支付宝看齐。

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小微企业_移动支付创业项目_移动支付项目

今年5月,银联推出云闪付二维码产品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在今年5月的银联标准二维码产品发布会上,意锐新创成为首批硬件供应商。这家企业提供的是一款自助式的扫码支付设备——意锐小白盒。无独有偶,在11月11日,银联推出银行业统一移动支付APP“云闪付”,小白盒也成为银联发布会现场的展示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小白盒就是被微信支付、支付宝广为采用的移动支付终端设备,消费者只需将手机付款码贴近识读窗口,就能在顷刻间完成支付,全程不需收银员操作。

银联选择小白盒可能还有自己的考虑。在某视频网站,一条不足两分钟的视频演示了小白盒连接银联传统POS机的使用过程,借助小白盒,“POS机扫码支付”成为现实。这对于POS机占有量庞大的银联而言,无疑是个极大的利好,因为其过去铺就的POS机市场,又能摇身一变成为二维码支付的新天地。

“支持银联卡的POS机遍及各地,银联如果能快速、低成本地解决POS机升级的问题,其移动支付的发展将是水到渠成” ,一位移动支付服务商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除了改造支付终端稳固过去的市场外,银联也开始向小微商户覆盖。今年11月,银联携手银行推动二维码聚合支付。除了微信、支付宝,消费者还可以使用银行和其他支付机构APP扫码支付,此举受到银行业的热烈响应。

小白盒、聚合码这些移动支付的“基础设施”建设,让银联二维码能迅速落地。也正是基于此,银联得以紧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步伐,迅速切入公交、地铁、学校、医院等场景。

一番征伐之后,银联收获颇丰。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份银联推出二维码产品以来,银联二维码月均交易笔数增幅达到45%,活动商户数月均增幅达到87%,日均交易量超150万笔。

上述移动支付服务商表示,移动支付的服务场景包括支付、生活场景服务和金融服务三个台阶,而一旦银联打通了越来越多的场景,大量的数据沉淀可以让银联更好的发挥金融服务优势。在金融服务层面上,银联的优势更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难望其项背的。现在暂时处于劣势的银联,大有翻盘的可能。

本文源自中国经济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