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钦故居_何应钦晚年_何应钦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 8月12日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为抗战最高统帅部,并授权

军事委员会对党政军实行统一指挥:军政部由此时归军事委员会指挥.1938年1月公布的《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规定,该部

部长何应钦上将为军事委员会当然委员.政务次长仍为曹浩森中将,常务次长陈诚上将.1938年1月陈诚调任政治部部长,张定璠中将接任常务

次长.同时,经过修订的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对该部的职掌作了具体规定

(1)陆海军建设改进、人马之维持补充、交通通讯之整备,及全国总动员之筹划。

(2)陆海军军需、粮秣、被服、装具、营缮及其他军需品之筹办、分配。

(3)军械弹药之筹办分配.场厂仓库之建设管理,及民间有关工业资源之利用。(4)陆海军之卫生保健,及卫生机关之筹划运用:与此同时,军政部所属之各署、司机构亦有变动:

军务司 司长仍为王文宣中将,该司辖军事、防务、整备3个科。

1937年7月为适应抗战需要增设要塞组,负责各要塞之整理、建设与行政教育事项。1938年为统筹办理炮兵部队.成立炮兵组,专司其责,

军法司 1937年9月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总监部成立,将该司所属军法处并入军法执行总监部审判组,仍由军法司人员兼办:该司司长仍为王震南中将:

交通司 司长王景禄中将。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交通业务日益繁重何应钦,陆续增设汽车、燃料、经理3个科.

兵工署 仍以俞大维中将担任署长。所属除署本部外,军械司、司长陈隐冀.1938年陈隐冀调任参事,陈东生任司长:1937年9月增设机械、兵器2个科:

制造司 司长杨继曾中将。

技术司,

司长仍由俞大维中将兼任。

军需署 署长周骏彦中将,所属各司基本没有变化。

军医署 1937年9月由军医司扩大而成,司长原为梅贻琳中将,扩大为署后于1938年7月任命胡兰生为署长,下设3个处及1个视察室,以下分科办事:第一处分人事、经理、事务3个科及会计室:第二处分医务、伤病处理、材料3个科;第三处分教

育、卫生2个科及统计室。1937年9月张建调任军医学校教育长,胡兰生接任署长。

会计处 1937年10月设立军政部武昌办事处,1938年冬,又在桂林设立分处,均受会计长指挥:军事委员会计政室于1938年6月归并于会计处,定名为军政部会计处军事计政设计委员会,内分岁计、会计、审核、统计各组,每组设组长1人,办理关于规划、改进军事计政业务:会计长仍为陈良少将.

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第二十五工厂

何应钦故居_何应钦_何应钦晚年

1938年4月,兵工署第二十五工厂在四川筹备成立,6月,炮兵技术研究处存在湖南株洲的枪弹厂、炮弹厂的制造及动力设备350余吨运到重庆,移交给第二十五工厂筹备处。1939年元旦,兵工署第二十五工厂正式成立。是年秋,该厂又接收了成都兵工厂生产枪弹的设备。从此,第二十五工厂成为仅次于兵工署第二十工厂的大后方第二大七九枪弹的生产厂家。产品除了枪弹外,第二十五工厂还生产手榴弹、各种铜皮、雷管、拉火帽等。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该厂的月产量为枪弹550万发,手榴弹6万枚。

何应钦_何应钦晚年_何应钦故居

何应钦_何应钦晚年_何应钦故居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人。他是黄埔军校校旗设计者和中华民国国徽设计者。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振武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部长。1934年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1946年6月任中国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民国联合国同志会”理事长、“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任委员等职。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

何应钦是蒋介石毛泽东共同对手 晚年却感动全世界(来源于光明网)

在近代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堪称一对最大的对手,两个人的较量写上十年也写不完。那么,他们有没有共同的对手呢?当然有,这个人就是何应钦,贵州兴义人。

何应钦_何应钦晚年_何应钦故居

其实,何应钦算得上是蒋介石的嫡系,两人是日本留学时的校友;创办黄埔军校后,蒋介石是校长,何应钦是总教官、教育长;东征时,蒋介石是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何应钦则是第一师师长;北伐时,蒋介石升任北伐军总司令,何应钦则接任第一军军长。因此,何应钦绝对是蒋介石最器重的人。

但是,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何应钦却有两次走到了蒋介石的对面,甚至险些置蒋介石于死地。

第一次是汪精卫联合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倒蒋时,本该站出来支持蒋介石的何应钦,却选择了站在汪精卫一边。后来,蒋介石回忆说:“当时只要他(指何应钦)说一句话,我是可以不走的。”

第二次是西安事变,当时在国民党高层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宋美龄为首,主张和平解决,以救蒋为目的,另一派则以何应钦为首,主张武力解决。甚至有传言说,何应钦想借此机会除掉蒋介石,自己取而代之。

正是这两次事件,让蒋介石对何应钦非常不满,为日后冷落他埋下了伏笔。

何应钦故居_何应钦_何应钦晚年

(图:何应钦与蒋介石、白崇禧)

同时,何应钦也是国民党军中最主要的“反共”分子之一,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何应钦就是最直接的刽子手,杀害了很多共产党员。后来在围剿红军中,何应钦也是最积极的鼓吹者,堪称红军最大的敌人。

建国前,毛主席曾对人说:“何应钦反动透顶,杀了我们很多人,我们不接受他的投降。”

在大陆时期,何应钦的地位非常高,相继担任过战区司令、中国远征军总司令、陆军总司令、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军政部长、国防部长等职,在军界的地位仅次于蒋介石,而且1945年日本投降时何应钦何应钦作为中国的代表接受受降,绝对是空前绝后的至高荣耀。

不过,蒋介石对他终究是有芥蒂的,到了台湾后,何应钦原本以为自己会继续担任要职,却没想到蒋介石只安排他担任了一些闲职,从此离开了权力中心。

何应钦这个人心胸还是很开阔的,离开了政坛之后,并没有消沉,而是以非常大的热情从事民间文化的弘扬,对台湾的经济文化建设贡献极大。而且,何应钦对蒋介石也没有怨言,经常对人说:“我们已是老朽了,总有一天会退下来,蒋先生的励志改革,让那些青年才俊走上前台,是对头的,我们应该真心实意地拥护。”

何应钦晚年时,还做过一件事,不光感动了中国人,连全世界都感动了。

何应钦的妻子名叫王文湘,19岁就嫁给了何应钦,知书达理,温柔贤淑,但她有一个难言之隐,就是不能生育。为了给何应钦传宗接代,王文湘就建议让他另娶,但何应钦听后,大发雷霆,坚决不同意。

这一点,倒是跟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很有相似之处。不得不说,国民党那些高官虽然政治立场上有问题,但在人品上都很值得称道。

何应钦_何应钦故居_何应钦晚年

后来,何应钦的弟弟做主,把自己的一个女儿过继给了哥哥,成为何应钦唯一一个女儿。

王文湘的身体一直不好,在1952年时被诊断出患了乳腺癌。何应钦始终对她不离不弃,每年都陪她去日本做保守治疗,每天都给她端茶倒水,没有一句怨言。

当时,台湾的媒体把他称为“中国第一好丈夫”,连美国、英国的媒体记者也来采访他,盛赞他的伟大。

正是何应钦的精心照料,王文湘硬是熬过了26年,直到1978年才病逝。老妻走后,已88岁高龄的何应钦哭得天昏地暗,谁劝也劝不住。

我们评价一个大人物的时候,经常会说他们有多少丰功伟业,但其实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伟大。何应钦虽然在政治上有过很多让人诟病的行为,但他的人格魅力绝对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

1987年10月21日,何应钦在台北病逝,享年97岁高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