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和水稻纹枯病_水稻抗纹枯病qtl 表达的遗传背景及环境效应_纹枯病

简介

水稻纹枯病俗称“花脚病”,为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尤以密植矮秆杂交稻的高产田发生最为普遍而严重,致叶片枯死,结实率降低,千粒重减轻,一般造成损失10~20%,甚者可达50%以上。

症 状

叶鞘、叶片的病斑椭圆形或连合呈云纹状大斑,潮湿时病斑呈墨绿色、湿润状;干燥时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部草黄色至灰白色,终致叶鞘及叶片枯死(图1)。前期患部表面可见灰白色蛛丝状菌丝体纹枯病,后期可见由菌丝体纠结而成似萝卜籽粒状的菌核(图2),有时还可见一薄层白色粉状物,此即为病菌有性阶段产生的担子和担孢子(图3)。

水稻抗纹枯病qtl 表达的遗传背景及环境效应_小麦纹枯病和水稻纹枯病_纹枯病

纹枯病_水稻抗纹枯病qtl 表达的遗传背景及环境效应_小麦纹枯病和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_水稻抗纹枯病qtl 表达的遗传背景及环境效应_小麦纹枯病和水稻纹枯病

( 图1 叶片和叶鞘受害状 )( 图2 病部表面粒状菌核 )( 图3 担子和担孢子 )

病 原

水稻纹枯病菌有性阶段归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称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mk;无性阶段归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称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菌丝蛛丝状,白色至浅褐色,具分枝,近分枝处明显缢缩,离分枝不远处具分隔(图4)。菌核由菌丝纠结而成,老熟菌核馒头状,表面粗糙,具有绵状孔,茶褐色。菌核在土中可存活多年。病菌发育和侵染适温为28~32℃,并要求相对湿度96%以上。病菌寄主范围很广,人工接种可侵染32科、近200种植物。病菌亦具生理分化,据台湾研究至少存在7个培养型和6个生理小种。

纹枯病_小麦纹枯病和水稻纹枯病_水稻抗纹枯病qtl 表达的遗传背景及环境效应

( 图4 病原真菌 )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病害主要侵染源。其次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罹病稻杆、杂草和其它寄主作物上越冬,成为次要的初侵染源。再次侵染源主要是田间病株,病菌借菌丝攀缠接触传染或借菌核水流传播。纹枯病的发生流行受菌核数量、气候条件、品种抗性、植株生育状态以及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稻田遗落菌核多,高温多湿,插植过密,偏施氮肥,长期深灌或疏于露晒的稻田皆有利本病发生。此外,株型密集、矮秆阔叶、分蘖株多的水稻品种较感病;杂交稻比常规稻感病。抛秧栽植虽然前期发病轻,但中后期病情激增。

防治方法防治水稻纹枯病应在农业防治基础上抓紧药剂防治。具体应抓好下述环节:(1)科学管水。按照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要求,严格水位管理纹枯病,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避免长期深灌或晒田过度,做到“浅水分蘖,够苗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浅水养胎,湿润保穗,不过早断水,防止早衰”。(2)配方施肥,巧施追肥,贯彻“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灵活追肥”的原则。使禾苗前期攻得起,中期控得住,禾根深扎,叶直骨硬,叶色退淡不过黄;后期不贪青,收获时青枝蜡杆。(3)合理密植,改善群体通透性。(4)及时喷药控病。药剂防治应采取“前压、中控、后保重点”的策略。即分蘖至拔节期控制病害水平扩展,孕穗至抽穗期控制病害垂直扩展,保护功能叶不受侵害。可使用芸多乐作物治病高产套餐.防治适期:分蘖盛期至孕穗拔节期是药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一般连续药治2次,间隔10-15天。田间防治时,田中保持3-5厘米水层,每桶药水中加一点透5毫升,用足药量、水量,药后遇雨及时补治,在确保防效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用药次数。严格控制使用有机磷类药剂,严防农药残留超标。

纹枯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0级 全株无病

1级 顶叶或剑叶以下第三叶鞘叶片发病

2级 顶叶或剑叶以下第二叶鞘叶片发病

3级 顶叶或剑叶的叶鞘或叶片发病

4级 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