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昨晚,5月03日19时54分在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北纬31.37度,东经128.7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造成我国浙江、上海等地有感。(据中国地震台网)
而上海是北纬31.14度,也就是说震源位于上海的同纬度正东方约600-700公里处。
上海、宁波等地网友反应有吊灯晃动等震感
就是这个日本九州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2016年4月16日发生7.3级地震,造成至少41人死亡、超2000人受伤。上海市到九州首府长崎市直线仅815公里。
2016年4月日本九州发生7.3级地震道路严重损坏
2016年4月日本九州发生7.3级地震市民露宿野外
那么上海在地震带上吗?上海地震局的权威回答是:上海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前沿,是明显的沉降区,覆盖层比较厚,对长周期地震波具有放大的效应。但相较于西部地区,上海属于少震弱震地区。
虽然上海属于少震弱震地区,但毕竟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边缘,必要的防震知识,市民是需要掌握的。
地震要是来了我们该如何应对?
惊慌失措、到处乱跑都不是办法,
你应该这样做…
如果遇到地震,你该怎么办?
一定不要惊慌,马上就近选择安全的地方躲避。如果住在平房,就迅速逃到室外,到空旷的广场上蹲下或趴下,护住头部,切记远离树木、河流及高压线。
住在楼房也别急,地震时所处楼层越高越不安全的说法是不科学的。现代高楼一般都是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往往比平房矮楼都结实。遇到地震别跳窗,别坐电梯,如果晃得厉害,在室内找个安全的地方躲避是最佳选择。
你一定听说过生命三角,不过地震时你可能很难准确分清哪里才是最安全的三角。正确的做法是,迅速躲在结实的家具下,或者有承重墙且空间较小的房间里,比如卫生间、厨房。
但千万注意,别躲在房间外墙旁!!!
然后用身边能找到的任何东西护住头部。
可能有人会不屑一顾,不要杞人忧天了,上海周边的苏浙皖赣历史上都没有发生过7级以上大震,专家不也说上海是少震弱震地区么?但历史上没有不代表未来就不会突发环太平洋地震带,新冠肺炎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
据央广网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30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作为全国防疫工作的正面典型,上海市相关负责人邬惊雷、张文宏等向全国介绍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经验。
据央广网报道,上海自1月24日就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截至4月29日24时,发热门诊共接诊近28万人次,留观隔离17500例左右,上海共发现339例境内病人,境外输入的共发现308例。上海承担了全国最重的境内境外留观任务,却没有发生一例哈市那样的“一传N”事故,防控成绩有目共睹。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表示,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至关重要。
上海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表示,疫情发生以后,上海采取了集中收治的办法,成人收治到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儿科病人收治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多学科的精锐部队紧密合作,才取得让人最为满意的结果。
除了上海杭州等极少的几个城市,全国很少有城市建立了上海金山、杭州笕桥这样的“公卫中心”,上海的防疫工作被当成“上海经验”进京汇报,很大程度上因为上海把很多工作做在了“未雨绸缪”阶段,比如上面这个闭环中关键的“公卫中心”。经过这场与病毒的战争,希望“公卫中心”和负压病房会像每个城市都有的“地震局”一样,成为每个城市甚至每个县的标配,哪怕永远都用不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