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 蛰
二
十
四
节
气
原名叫“启蛰”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进入惊蛰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其原理出自《易经》:惊蛰节气对应震卦,震卦对应的天气现象是雷,而春雷宣告万物生长。惊蛰最初的名字 “启蛰”其实更贴切。后来因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改为“惊蛰”。起初的排序在雨水节气之前,汉武帝颁行的《太初历》,把惊蛰的顺序挪到雨水之后。
惊蛰时节,气温快速回升,草长莺飞,百鸟鸣唱。那些蛰伏过冬的动物不想错过仲春时节的暖风和艳阳,它们苏醒过来,准备回到生活和工作的常态了。
红嘴鸥将告别昆明,他们会把春天一路带到极寒的北方,并在那里繁衍生息,直到深秋,再重返追寻春天的旅程。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进入春耕大忙时节,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惊
蛰
惊蛰三候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桃花盛开了,黄鹂鸟开始歌唱,凶猛威武的鹰变身成了温顺粘人的鸠鸟。真相是鹰躲起来孵化小鹰去了,出来捕食的次数少了,而鸠鸟却跑出来高调地求偶,古人误以为鹰变成鸠了。虽然是个误会,但这个误会却非常浪漫且富有哲理——不同物种因时间流转而互相转化,蕴含着自然界万物依存和转化的寓意。
惊蛰的传统习俗有祭雷神、祭白虎、打小人等。惊蛰是制鼓行业的大日子,相传这一天蒙鼓皮,造出的鼓更加经久耐用,声音格外洪亮。惊蛰的饮食习俗是吃梨,寓意是远离疾病。
节气与闰月
在农历中,今年(癸卯年)有两个阴历二月(闰二月)。闰月的确定离不开节气的参与。
设置闰月的体系,叫“置闰”,从汉代《太初历》开始惊蛰节气的习俗,置闰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其关键环节就是考察二十四节气和朔望月的对应关系,也就是阳历和阴历的关系。
竺可桢先生的科普名著《天道与人文》中写道:“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我国,最初统是用阴历的……但是阴历一月之长,即月亮绕地球周期约为29天半;而太阳年一年之长,即地球绕日的周期约为365天又四分之一日。如以12个月为一年,只有354天或者355天,与太阳年相差几乎11天。过10多年,就有6月降霜下雪、腊月挥扇出汗、冬夏倒置的毛病。”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采取了阴历中每隔2年到3年增加1个月的办法,增加的这个月就叫闰月。
置闰方法是:首先确立十二个 “中气”。一年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到大寒,排在单数位置的叫节气,第偶数位的叫“中气”;再把中气与阴历的十二个月对应起来,每个月都有特定的中气。比如一月的中气是雨水,二月的中气是春分,三月的中气是谷雨……然后就可以找出闰月了——如果一个月里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这个月就称为上一个月的“闰月”。
具体来说,作为阳历,中气与中气之间的平均间隔比一个阴历朔望月多出近一天。积累下来,就会出现中气出现在月末的现象。问题来了:接下去的一个月就会没有中气而只剩节气了。比如今年,阴历二月十四是惊蛰节气,阴历二月三十才到中气春分。到下一个月——平常年份的三月,中气是谷雨,可是按日子排下来,今年谷雨已经排到再下一个月(平年四月)的初一了。怎么办?按照置闰法把缺少中气这个月设为上一个月的闰月。所以惊蛰节气的习俗,今年就有两个二月,其中后一个叫闰二月。经过这样的调整,谷雨又回到了三月。
这样的置闰方法,从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开始,已经使用了两千一百多年。
参考文献:
竺可桢《天道与人文》
余世存《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宋英杰《二十四节气志》
东篱子《二十四节气全鉴》
惊
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