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珍品,汉乐府民歌是“汉世街陌谣讴”,这些作品在思想上有一个总体特征,就是从广大农村和城邑人民的生活的实际体验出发,广泛地反映了广大劳苦大众的生活与情绪。在中国文学史上,城邑下层人民的艰难的生活状况及其痛苦心灵,第一次在诗歌中得到具体,深入汉乐府民歌,全面的反映。
1.表现底层人民在艰难时世中的痛苦与不平
如《妇病行》,作者真实地叙述了一个病妇的家庭悲剧,描绘了汉代下层人民的生活惨况。而《东门行》抒发了一位底层贫民的不平之词。正如《汉书.食货志》记载,“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
2.表现游子的漂泊之悲。
如《悲歌行》“思念故乡,郁郁累累”,写动乱社会中流落他乡之人的思乡之苦。
3.反映爱情婚姻及其他妇女问题。
情感上:
(1)愁苦悲伤:由于封建礼教的加强,汉乐府民歌对爱情的描写,已缺少《诗经》中那种表现爱情欢快喜悦之感,而往往笼罩着一层不幸与愁苦的气氛。如《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白头吟》等,或写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或写女子与变心丈夫的告别宣言,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一丝丝的愁苦惆怅。
(2)激烈而直露:在情感抒发上,汉乐府民歌比《诗经》要来得激烈而直露。《诗经》之情感表达汉乐府民歌,其总体特征是有抑制而趋于平和含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温柔敦厚。受楚文化传统的熏陶,汉乐府民歌无论表现战争,表现乡愁,还是表现爱情,都是尽量地释放情感。这一点在爱情婚姻诗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如《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内容上:
(1)表现下层妇女不幸,不平的遭遇和反抗首先,一部分作品写出了富有反抗精神,较有独立性格的妇女形象。如《陌上桑》,其杰出成就在于塑造了罗敷这一坚贞机智的正面形象。
(2)表现思妇,宫怨等妇女命运的主题。
汉乐府的思妇诗往往突出思妇的节操与悲哀,突出她们的空房独守,生死相期。如《饮马长城窟行》表现了妇女们“独守”的悲苦和对行人的思念,写得真挚动人。
4.反映人民厌倦战争。
如《十五从军行》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这首乐府诗不仅抒发了这一老兵“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感,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怨恨与同情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
赞 赏
-往期回顾-
点击蓝字即可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