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还记得,第一次在策划组内做世界观设定分享的时候,有人问,世界观设定中的点子可以如何产生。当时直接把我问住了,最后假装淡定地吐出两个字“灵感”,趁着大家一片寂静,又补了一句“需要缪斯女神”,然后匆匆转移话题。
后来发现世界观设定这个行业,似乎在一些地方多了一个叫做“概念设定”的东西,似乎主打高概念、创意和点子。于是,又想起当初分享时被问到的那个问题:世界观主题如何确定?与之相关的核心设定何以产生?主要视觉符号从何而来?如果我们把IP理解成一种文化内核和文化韵味,这种文化感觉又如何塑造?
现在的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从经典文本转化而来。
这些经典文本,提供了对人类生活一些基础问题的独到理解,有时,还很贴心地给出了带着视觉元素的“比喻”。他们提出的问题,可以成为世界观设定和叙事的核心冲突;他们给出的概念,可以成为各种系统乃至关卡视觉化包装的方式。
于是开始梳理这些经典文本中的经典思想,一方面作为自己工作时的“内功”,一方面与诸位分享、寻找同道。
而为首的,自然是被誉为“一切西方哲学都是其学说注脚”的柏拉图啦!
柏拉图“洞穴喻”
“洞穴喻”应该是柏拉图哲学中最常被人提及的学说。它有时被理解成“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割裂,有时被理解成“实然”和“应然”的差距。但这些解读都离我们的生活有些遥远,以至于忽略了柏拉图思想中柏拉图是什么意思,非常独到的、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
在我看来,对于我们自己生活处境的描述,再没有比“洞穴喻”更加贴切的了!
它既描绘了,我们始终处于一种被外部世界所“蒙蔽”的状态;又解释了,这个状态不得不一直存在的原因。它既告诉我们,“走出洞穴”能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至美图景;又劝导我们,“回归洞穴”,回到人的生活中。它甚至还解释了,为什么“审美”的差异,会造成如此困难和不可调和的冲突。
我有时觉得,“洞穴喻”非常适合用来做“新怪谈”题材的创角。因为它描绘的图景,是人的理性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却不自觉地让人感到恐惧,被称为“可以名状的恐惧”并不为过。
“洞穴喻”这样说: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洞穴中。我们的脖子和手脚被拴上了坚固的镣铐,这使我们只能目视前方,而不能回头看后面。于是,一团火,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悄悄安置在我们背后。火光前方的隧道上,一群人举着各种动物形象以及人造的东西进行表演。
可怜的我们,可怜的被镣铐固定而回不了头的我们,只能看到面前那堵被火光照亮的墙壁,墙壁上有各种各样的影子。我们以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的,却不知道它们正是那些举着人造之物进行表演的人们制造的。
但洞穴人不会一直处于被蒙蔽的状态,有些人会觉醒!——至于觉醒的原因,可能要等之后的文章“柏拉图的爱欲”。
总之,有一个被束缚住的人,他的镣铐被打破。他转头,发现身后的火光和正在表演的人们,他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一直活在虚假和欺骗中!他开始朝洞口走出,当他走出洞穴时,终于看到了外面的阳光和真实的世界。
——这只是洞穴喻一半的故事,即“走出洞穴”的故事。至于后一半的“回归洞穴”,我们放在下文。
读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故事有点“既视感”。这不就是自由派常常说的启蒙众人、唤醒沉睡的人吗?实际上,把柏拉图的“洞穴喻”,理解成一种意识形态欺骗,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它把我们受到“蒙蔽”的状态,理解成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力运作,理解成统治者对被统治者有意进行的欺骗行为,仿佛只要把这个统治者击碎,就可以毁掉洞穴,回归阳光。
实际上,并非如此。“洞穴喻”是对我们日常生活处境的认识,这个认识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只要我们是人类,就绝不可能摆脱“洞穴”!
“知识”与“意见”
要理解“洞穴喻”,我们首先要理解一个哲学上的区分:知识和意见。
翻译成“意见”其实不太合适,因为“意见”现在已经有太多别的含义。信条、信念、观念可能更为确切,但这篇文章仍旧会采用一个更加普遍的叫法。
简单来说,“知识”是“真正的知道”,即知道这个东西背后的原理。“意见”是一种结论、一个断言。
我们认为,护肤品对皮肤好,这是一种意见,因为我们不知道护肤品为什么对皮肤好。我们昨天读了,“文史有意思”公众号的最新文章《秦始皇的最后时刻》,得出结论:原来秦始皇没有坑过儒,那也是一个“意见”,因为我们没有像作者那样,经过查阅资料和思考怀疑后得出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意见虽然不同于知识,但意见并不是“欺骗”和“蒙蔽”——这和自由派的理解有本质区别。意见也分正确的意见和错误的意见。比如柏拉图是一个伟大的哲人,这就是一个正确的意见。比如,做世界观可以不读书不看电影,那显然是一个错误的意见。再比如,我愿意相信,“文史有意思”中的结论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意见,愿意相信作者是真正具有知识的。
可能聪明如你,已经发现了一个盲点:如果我们不具备知识,我们又怎么判断意见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呢?
我只能很悲观地回答,无法判断。
这就是我们的根本处境。
这是洞穴喻揭示出的困境。
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相信”,“相信”一个东西是好的,相信一个人是专业的。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为什么会相信?
很遗憾,结论是“权威”。
这个人是某某领域的专家。所以他的话是可信的,他推荐的产品是好的,他读的书是有价值的。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很容易发现,同一个观点,由一个普通员工说,和一个有“名号”的人说,说服力是截然不同的。有时候,为了让我们想做的事可以顺利做下去,我们需要不断用名声来包装自己、营销自己、树立品牌,否则,我们就很难说服别人
这就是“意见”最可怕的地方:它始终和名声有关。那些拥有权威的人,他们就是火光前面表演的人,他们的观点就是一个个映在洞穴壁上的影子,而我们却始终无法真正知道这些影子的正确或是错误。
我们常说学知识,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我们生活的领域从来都不是一个知识的领域,而是意见的领域。在这个领域,独立思考的空间狭窄而幽深。
“意见”是必要的
如果柏拉图只是停留在这里,那他也不过是个有些洞察力的老愤青。
柏拉图从来没有提过要打碎洞穴,我想,这是因为,意见是必要的。因为人不可能活在纯粹的知识中。打碎洞穴后,不是一个阳光普照的世界,而是一个非人的世界。
这首先是因为,人过去现在不是、未来也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理性的存在。
知识没有我们所以为的那么大的力量。人是有情感的存在。柏拉图的灵魂认识里,理性只占人灵魂中的一小部分,构成灵魂绝大部分的是情感和欲望。
在《隐秘而伟大》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桥段,男主角顾耀东和女主角沈青禾为了伪装身份,假装在顾耀东母亲和姐姐面前吵架:
顾耀东:我就说了句他的帽子不好看。
沈青禾:我帽子不好看怎么了柏拉图是什么意思,你可以陪我去买啊。你根本不懂女孩子!
顾耀东:你这叫混淆概念,如果在法庭上,法官要说你逻辑不清的!
顾耀东母亲和姐姐听到后,气不打一处,立刻对这个愣头青一顿批评。
母亲:顾耀东,你脑子坏掉啦?人家跟你谈恋爱,你跟人家讲法律。
我想,不管是恋爱关系,还是家人、朋友、同事,我们都不可能完全用讲道理来相处。人不可能摆脱情感、欲望、甚至是一些利益诉求(私心),试图让人活在完全理性和知识的领域,是不切实际、也是有违人的天性的。
所以,中国古代典籍试图对人的情感善加引导。从发端于对亲人的爱出发,推己及人,逐渐把爱的范围扩大到周遭更多的人,然后再自然生成品德,用来调节和规训有时过于强烈和不受控制的情感。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然后才能,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只可惜,这种努力,被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用个人主义情感至上的逻辑击破,惨啊。
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不可能像启蒙主义者所说的那样,进行完全的理性启蒙,摆脱权威所塑造的影子。
这是因为一个根本困境:如果一个国家要秩序良善,那么它必然依赖一种公共的道德和伦理观,依赖对于善恶的普遍共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但最大的问题是,遵守道德对于一个个体来说,真的是好的吗?这件事根本无法证明。
不正义的人,依靠不正义的手段,攫取资源、获得利益,生前功成名就,只要做点慈善,死后可能还拥有美名。但正义的人,却凄凄惨惨,穷困潦倒,可能还被污蔑和误解。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做一个正义的人呢?
几乎没有人,会因为正义本身而做正义的人,人们要么惧怕不正义带来的惩罚,要么因为正义可能会带来好处。
柏拉图《理想国》开篇就面临对正义的质疑,到了结尾也没能说明白做正义的人到底有什么好,最后还不得不借助一段神话,恐吓大家,不正义的人死后是多么的悲惨。实在是少了点排面。
所以国家需要“意见”。一个良善的秩序,不得不借助权威的力量塑造一些关于善恶、关于正义的影子。让人们活在“正确的意见”中,比如杀人放火是不对的,尊老爱幼是对的。而这些,就构成了一个国家的习俗和法律;也构成了这个国家的人们,认识世界万物的方式。
能够真正塑造灵魂的东西,恰恰是意见。
我们在玩《荒野大镖客2》的时候,会很明显地感受到一种特属于西部的文化气韵。这种气韵,来源于这个世界里的人们,对于人事方方面面的理解、对于现实问题的独到看法。而这些东西之所以得以形成,恰恰是因为洞穴上的影子,而不是知识。
在这个意义上,自由派实在太高估人性。
当自由派试图打破洞穴、告诉人们影子是虚假的、是人为的,告诉人们,他们关于道德的认识,都是“权威”的塑造,是一种欺骗时,良善的秩序也因此被打破了。人无道德,即为兽。自此,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精致、虚伪又精明的利己主义者,随之诞生。
“走出洞穴”
那么,难道柏拉图宣扬的是一种政治保守主义吗?宣扬的是,我们要保护国家努力塑造的共识和信念吗?
并不是这样。
在柏拉图的“洞穴喻”中,存在着一个打破镣铐,转身回头,走出洞穴世界,看见真正阳光的人。
这个人,就是哲学家。
如果关于善恶的影子是维持国家这个洞穴的良善秩序的基础,那么为什么洞穴需要哲学家?
因为“意见”是容易腐化的。
政治的情势瞬息万变,一个国家面临的具体问题也会一直在改变。
如果一个国家中,没有一个人知道形成这些“意见”背后真正的原理和知识,那么“意见”就会退化为一种教条、一种固化思维、一个已经无法应对变化的制度。
且看基地系列,科学进取心退化为文献考古,商业拓荒进取心退化为商会寡头的资本侵蚀。
所有的“意见”,如果不经过不断反思和省察,必然会不断败坏。因此,需要有人不断去考察国家中的各种“意见”,发现“意见”的不完善,发现“意见”背后的知识,才能不断重塑一个国家的习俗和信仰,才能保证秩序不被败坏。
所以,国家需要走出洞穴、看见阳光的人。
真正的勇气,是“回归洞穴”的勇气
于是,我们开始了“洞穴喻”故事的后半段:走出洞穴的哲学家,最后又回到了洞穴中。
哲学家看见阳光、获得知识,最终是为了回到洞穴中。
他要不断是省察这个洞穴努力塑造的各种信念、意见。不断去促使那些“权威”,修正自己的那些意见,以便应对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势。
洞穴需要哲学家,但洞穴又对哲学家充满敌意。一个不断吐槽和质疑“权威”塑造的意见的人,不可能不遭来反感和敌意。这种敌意,不仅仅来源于权威,也来源于我们这些从未走出洞穴的人。让人转变观念是困难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活得挺对。
哲学家因此可能遭来杀身之祸。这是苏格拉底之死的真正哲学内涵。
所以真正的勇气,从来都不是走出洞穴的勇气。
走出洞穴不需要勇气,我们都有对知识的渴望、对虚假的痛恨,能看见真理何乐不为?看看《朝闻道》里那些科学家,能见到宇宙真理,简直虽九死犹不悔。
孔子遇见长沮、桀溺两位隐士,被他们劝导说,这个世道已经这样了,你不如跟随我们这些避世之人啊。孔子对弟子子路说:“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意思是,我不和长沮、桀溺他们这类人在一起,又和谁在一起呢?
但孔子随后又补了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有道,我也不会想去改变世界了。
后来,我每当读到这句话,总是有种落泪的冲动。
如果洞穴不需要我们去改变,我们当然乐得自在做一个隐士,和几个谈得来的好友煮酒论道,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上午钓鱼,下午谈哲学,中午吃吃瓜。瓜拌哲学,别有风味,所谓人生,自当如是。
但并不是这样啊!西西弗斯不推石头,石头就会掉下来。这个世界也是一样的。
所以,真正的勇气是回归洞穴的勇气。是看见洞穴外那些至美的东西后,仍旧有勇气回来,把洞穴装修地更好一点的勇气。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那句“真正的哲学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界”,对柏拉图而言,也是一样的。
写在后面的话
这篇文章试图描绘“洞穴喻”的视觉,及其内涵。
对于一个游戏而言,能够构成游戏独特气质的,一定是对更高的东西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需要足够复杂、足够有层次,不能类型化,才能真正描绘出一个世界观中的人生百态。
如果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自此对柏拉图感兴趣,那么推荐以下几本书:
1.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郭斌和/张竹明译。
这个译本虽然不是最准确的,但却是最典雅易读的。另外,柏拉图的书非常好读,因为他拷问的是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正义的人。
2.阿兰·布鲁姆,《人应该如何生活》,刘晨光译。
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最好的《理想国》解读。这本书里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解,非常切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它完全符合柏拉图理解的哲学本性:哲学是对生活的省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