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闪耀在史册上的人类奇迹:在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告别了历史上的绝对贫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 ——全面组织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脱贫攻坚一个接一个。 穷中之穷,强中之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的中国正在携手描绘更加美好的时代画卷。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村民”
金秋时节,太行山深处的河北富平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
成熟的果实挂满了枝头,果农们采摘、包装、运上卡车,脸上洋溢着增收的喜悦。
村里盖起了崭新的房屋,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排排蘑菇大棚在山间排列。
10年来,富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河北省富平县骆驼湾村风光(2021年7月2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富平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地方扶贫调研的第一站。 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 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没有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打响——
习近平总书记马不停蹄的脚步,从塞北高原到乌蒙山,从秦岭腹地到湘西山区,从南疆绿洲到森林、海洋、雪原,踏遍贫困角落…… 先后走访调研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多个贫困村。
乌蒙山腹地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维新镇坪子社区苗族村民马勇一家在年夜饭前拍全家福(2021年2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欧东渠摄
在脱贫攻坚战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重大关头,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挂帅、亲自出马、亲自督战。 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7次,主持会议多次,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下,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向党中央下达“军令状”,形成了省市“五级书记扶贫”的工作格局,县、村:25万多支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县级以上单位派驻村干部,做到户户有负责人、村村有帮扶队。
郑昌浩(右三)和妻子吴晗(左五)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与贵州省从江县交界的武营苗寨与孩子玩耍(2021年1月30日摄) . 郑昌浩,广西柳州市委宣传部干部。 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任武营苗寨村工作组成员。吴晗多次到武营苗寨支教点支教。新华社记者 黄小邦 摄
实施东西部扶贫合作,东部9省14市结对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全国支援西藏、新疆。 适度繁荣的行动; 党和国家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优先保障扶贫投入:2012年至2020年,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6万亿元各级财政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6688亿元。
8年风雨兼程,8年攻坚。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兴仁镇石仁村食用菌种植基地,户籍户林德山正在晒花子菇。 他在这里打工年收入1万多元(2020年10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汪建伟摄
“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按照现行标准,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脱帽,12.8万个贫困村挂牌。区域贫困全面解决,脱贫攻坚目标完成,创造又一个人类奇迹,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光彩,任重而道远!”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精准是脱贫攻坚的关键”
刚刚过去的暑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杨正邦每天都过得很忙碌。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杨正邦在自家农舍打扫卫生(2022年7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玉阁 摄
“暑假是旅游旺季,我平均每天要接待400多位客人,毛收入2000元。”
10年来,全村已形成旅游、山泉水、劳务、种植养殖、苗绣五大产业。 去年人均收入20167元,全村集体经济收入268万元。 ”。
2013年11月3日,正是在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 他说,“发展是脱贫攻坚的总出路,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想好种什么、养什么、增收在哪,把收入搞清楚。”帮助村民找到脱贫致富的好办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基本方略,推动脱贫攻坚理论和实践创新减轻和减少贫困。
这是前所未有的精准精准定位,明确“帮谁”:8年来,近2000万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
这是世界上少有的精准组织,明确了“谁来帮”:25万多个驻村工作队,300万以上县级以上单位派出的驻村干部,让每家每户有专人负责,村村都有帮扶队伍。
这是实事求是、明确“怎么帮”的精准施策: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实施“六项精准措施”和“五批次”,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北京市援青教师、通州区鲁新庄学校化学教师齐生贵(右一)与青海省玉树州民族四中教师进行实验教学(8月摄) 2020年12月12日)新华社记者陈忠豪摄
这是一场审慎、科学、精准的考核,明确“怎么退”:明确“时间表”、引入第三方、关注内生力量和发展力量……创新构建最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深入的实践,最终圆满如期兑现了庄严承诺,实现了历史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着提高,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由2015年的70%提高到2020年的83%,全部实现实现了“两保三保”;
贫困地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解决了路、水、电、通讯、办学等问题, 和医疗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饶阳为甘南州人民医院妇产科培训医生(2021年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锐 摄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许多村庄实现了从“白手起家”到特色产业的历史跨越。 全国72%的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70%以上的贫困户接受了生产指导和技术培训;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充分证明,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法宝,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色。”
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滩、悬崖峭壁、石山,扶贫的阳光照耀着每一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命运,成就着人们的梦想。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秋天的中午,当车辆行驶在通往花屋村的旅游公路上时,一眼望去生机勃勃:道路两旁鲜花盛开,远处的一些低矮的小山正在被夷为平地脱贫攻坚成就,村民们刚结束在外地的工作我就收工回家了…
“脱贫不能停,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任重而道远。”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乡党委副书记、花屋村党支部书记徐雷说,花屋村目前面临发展空间有限等挑战,拟成立联合村党委与邻村共同发展。
这是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乡花屋村麻窝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021年7月24日摄,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习近平总书记记得脱贫后如何振兴乡村。
2021年2月3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乡华屋村考察调研,殷切嘱咐当地干部群众:“要继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广大村民继续努力,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让乡村更美。”
早在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勾勒出农村发展的方向,“继续推动全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结束,却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乘势而上,继续奋斗,向着新的胜利迈进。
政策保障日臻完善——
在西海固,贺兰山脚下葡萄破土,宁夏小蘑菇开花,肉牛养殖形成产业链……山海情绵绵,福建与宁夏继续携手谱写新篇章图为乡村振兴时代。
农民在宁夏闽宁镇双孢菇种植示范基地采摘蘑菇(2020年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对贫困县设立5年过渡期。 过渡时期主要帮扶政策要保持稳定并不断完善,要“扶马送马”。
各地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班子制度。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18.6万名驻村第一书记、56.3万名工作人员已全部选调完毕,新老交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中央确定了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强监测评估。 今年前8个月,农发行向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县发放贷款443.49亿元,同比增加125.64亿元脱贫攻坚成就,增长39.5%。
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符合条件的乡镇全部通硬化路、通公交、通邮路。 贫困地区农电供电可靠率达到99%,贫困村供电大电网覆盖率达到100%,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已超过98%。
贫困地区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贫困人口实现了“知书达病、老病老弱”。
精神面貌越来越高——
“口袋”和“脑袋”都很丰富。 脱贫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战中得到丰富和升华。 他们的信心更坚定,大脑更活跃,内心更充实。 他们从内到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贫困地区文明程度显着提高,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在广大贫困地区已成为普遍现象。
新疆墨玉县赛义巴格村村民阿孜古力·阿卜力提夫在当地菌种企业菌种套袋车间工作(2020年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斗争锻造形成了‘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服务人民’的精神。” “全党全国全社会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众志成城,奋勇拼搏,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脱贫攻坚战新的更大胜利。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齐心协力,继续前行。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上下团结奋进,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凝聚更加强大的力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进高水平建设。 ——优质高效农业,打造宜居宜业农村。 ,农民发财致富。 (新华社撰文:侯雪静、黄尧 海报设计:段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