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首《江南春》中,杜牧用声音、色彩、轮廓甚至气味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的印象画卷。面对烟雨中的佛寺庙宇,诗人有哪些感慨和思考呢?

晚唐诗人杜牧的诗人_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_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诵读】

诵读专家:方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

【书写】

书写专家:王学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讲解】

讲解专家: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江南春》讲解

今天我们来欣赏杜牧的一首名作。这首诗叫《江南春》,是一首绝句。

杜牧:樊川居士

他的七绝中写得最棒的是咏怀诗

杜牧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气的诗人,他是晚唐的著名作家,他的字叫牧之,号叫樊川居士。杜牧在晚唐,之所以名气很大,就是因为他的七绝写得非常好。他的七绝中写得最棒的是他的咏怀诗,比如他的《题乌江亭》就写得非常漂亮,跟王安石的《乌江亭》几乎可以经常联袂被人提举出来。而他的文章也写得很漂亮,所以杜牧在晚唐和李商隐并称为“李杜”,为了区别于盛唐的李白和杜甫,他们两个并称为“小李杜”。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首《江南春》绝句是杜牧写江南春景的一首名作。这首诗一共只有四句,且因它是七绝,每一句是七个字。

千里莺啼绿映红

从听觉视觉两方面写尽千里江南美景

我们先看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这七个字写的是江南的春景。这七个字我们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解读。

先说“千里”,“千里”是写整个江南大地。这是一个泛指,古人往往用千里用万里这些词来泛指面积之大,这里它既然是《江南春》绝句,是写江南的,所以此处的“千里”就是写江南之地的辽阔。

“莺啼”则是诗人在写江南春景的时候所写出来的第一个意象。莺啼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经常和燕语、蝶舞这两个意象连用。莺啼、燕语、蝶舞,这都是中国古代诗人写春天景色最容易写到的、最喜欢写到的意象。当然,莺啼是从声音、从听觉的角度来写。

“绿映红”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写出来了江南春景中最独特的一个特点,即色彩斑斓。“绿映红”三个字是从视觉的角度写出来的,前面写的是听觉,后面写的视觉,他从听觉视觉两个方面把整个千里江南的美景全部写尽写透了,这就是这首诗的第一句。

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个人文景观最核心的是酒旗

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的是人文景观,这个人文景观最核心的是酒旗。“水村”是傍水之村,“山郭”是傍山之城,无论是水村,还是山郭,到处可以看到的则是酒旗。“酒旗”后面再加了一个“风”,写出了水村山郭的酒旗在风中摇曳飘动的那个感觉。这句作者写了江南景色的第二个特点。

作者除了看到春天独有的景色以外,他还看到了另外一个意象,这个意向就是酒旗。作者对酒旗特别敏感,对酒旗特别关注,所以他把酒旗写到了江南春景之中。这酒旗很明显是一个人为的景观,我们叫做人文景观,作者之所以把这个人文景观写到江南春景中去,是和作者独有的感受有关。于是这首诗第二句就透露出作者对酒旗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他才会写出来“水村山郭酒旗风”,把酒旗写出来了。而只要有酒旗就有酒店,只要有酒店就有酒来卖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这其实说明作者对酒很有感情。至于有关这一意象的选择,就和诗人的经历密不可分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

四百八是极言其多,指到处都是佛寺

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指的是隋唐统一中国之前,大概有两百年左右的时间,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从刘裕篡晋建立刘宋王朝,到隋文帝统一中国,这两百年的时间就是所谓的南北朝时间,也就是南朝的宋齐梁陈这四个朝代。这个时代佛教在中国盛行。因为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到两晋已经得到广泛的传播。所以南朝的佛教盛行,特别是南朝宋齐梁陈的梁,梁朝的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就是一个非常信佛的人,我们称之为“佞佛”,他曾经几次要舍身遁入空门,被大臣们用钱把他从佛门中间赎回来。所以南朝的佞佛成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佞佛的结果就导致江南出现了大片的佛寺,佛教的寺庙遍地可见,这是作者写的江南的第二个人文景观。

而这里的“四百八”,大家不要过于计较它。这个“四百八”只是说其多,是和一个诗人写诗的习惯有关。杜牧是一个非常喜欢把数字写入在诗歌中间的诗人。由此我们可以理解,这个“四百八”,并不是杜牧亲自查了查或者文献记载了南朝的寺庙大概有四百八十座,不是,四百八是极言其多,指到处都是佛寺,到处都是佛教的寺庙。所以诗人对佛教寺庙之多做了一句描写。

多少楼台烟雨中

佛寺跟楼台是用两个词语表达了同一个意象,都是表达了佛寺

最后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楼台”就是第三句写的那个佛寺,所以佛寺跟楼台是用两个词语表达了同一个意象,都是表达了佛寺。而“烟雨”就是春雨,为什么这个春雨作者不写春雨,写烟雨呢,他是写细雨霏霏、细雨如烟。江南有一种春雨就像青烟一样,你看上去它是烟,但是你感触它,它又是雨,这就是所谓的“烟雨”。“多少楼台烟雨中”,是说整个江南的春景,包括莺啼、绿映红,包括酒旗,包括楼台都在烟雨霏霏之中,所以整个全诗写的还是江南春景。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一方面写出了心中隐痛,另一方面写出了统治者的奢靡浪费

这首诗从字面上来看完全是写景的,似乎没有作者的感情在里面,我们似乎也看不出来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但实际上这首诗是有诗人的感情在里面的,这种感情只是蕴含得非常深,或者说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写得就像那霏霏烟雨一样,你看起来是烟实际上是雨,你触摸到它是雨,但是你看起来它是烟,视觉的感觉跟触觉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作者写的感情和他写的那个景色是融为一体的,这里它至少包含了两种感情。

第一,它写酒旗,通过“水村山郭酒旗风”的“酒旗”写出来了作者心中的隐痛,作者在扬州有十年落魄,所以才有“落魄载酒掌中轻”这样的诗句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写出来在春景之中对于自己身世、对于自己经历的那种伤感和惆怅,这是一种感情。另一种感情就是这首诗的后两句,他写出来了对南朝佞佛者的不满。统治者为了信佛教,大量修建佛寺楼台,浪费了大量的民脂民膏,杜牧对此事是颇有微词的,但是杜牧的这种微词并不用直接的批评,而是用“四百八”这么一个词语表达出来了他对佞佛者的不满。因为他如果要单纯写佛寺的话没有太大的感情,而用了一个“四百八”写佛寺之多,他就把作者的感情给写出来了。

他一方面写出了心中自己的隐痛,另一方面写出了统治者的奢靡浪费。这两方面的感情都有,有自己的,也有统治者的,有个人的,也有对社会的,但是这种感情的表达,都写得非常隐晦。我们只有通过对诗人整个生平的了解,才能够透过诗句的字里行间了解这个诗的感情。

所以这首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在整个唐代五万多首唐诗中它是佼佼者,它能够作为杜牧的代表作,成为我们今人所诵读的名作,就在于这首诗对江南的春景写得非常细致入微。我们在刚才的分析中间已经详细地讲过它每一句都写到了江南的春景,既有所有人看到的春景,又有个人眼中独到的春景,既有个人身世的感叹,又也对社会的不满。所有这一切又写得就像江南的春景一样,如烟如雨、轻轻渺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